> 重点推荐 > 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16]

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16]

  2020年8月26日,按照《山西省卫生乡镇标准(2019版)》《山西省卫生村标准(2019版)》,经各县爱卫会申报、各市爱卫会验收、公示,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决定命名以下258个乡镇为2020-2022周期省卫生乡镇、5258个村为2020—2022周期省卫生村(名单见附件)。
  大屯庄距县城2公里,全村389户、936人,耕地面积1223亩,全村以农业为主,兼运输等产业,全村110辆农用拖拉机,六辆大型汔车,新东方铝厂合同工60人,12户工商户,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80元。近年来,村两委积极行动,按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建设标准,“四改四化”、“五个一”建设标准逐项落实。“四改”改厕、改厨、改圈、改水,这四项工作我们在前几年已基本完成。“四……。
  小屯庄村土地面积1436亩,农户376户,人口978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04元。近年来,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突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两大重点,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集约耕种,规模种养,大力发展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加快村庄道路、饮水、绿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
  官圪垛村地处阳曲县城北部,东面两公里与大运公路相接,交通十分便利。辖官圪垛、东蔡、西蔡、上安四个自然村,共有农户383户930人,劳动力410个。全村总面积14120亩,其中耕地面积5519亩,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谷子、小杂粮等为主,2013年人均收入6157元。上安村位于阳曲县城正北5公里处,从县城进村仅有10分钟,隶属黄寨镇官圪垛村,北靠2000亩的青草坡,南临2公里长的饮牛沟,东依远近闻名……。
  录古咀位于阳曲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于黄泥路以北,总面积7000余亩。拥有耕地5400余亩,退跟还林地1890亩,现有本地村民923人,共计381户。含5个自然村,分别为录古咀、北郁利、碧山、牧角、兰家咀。村共有0党员54名。一直以来各村有专人为村面进行环境保洁,确村民有个卫生干净的生活环境。2013年人均纯收入7355元。 2010年,我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村中经济以农业种养殖为主。主……。
  1958年,宋文华担任北留大队党支部书记,她领导全大队12个生产队。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更名为北留大队,1983年,属北留乡所在地。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立乡人民政府,把人民公社管理委会改……。
  黄寨镇北塔地村位于阳曲县城南及大运高速路阳曲出口1公里处,为独立行政村,同蒲铁路、大运公路并行穿村而过,是阳曲县城的南大门。村内地势低洼,水源充足,土地以沟河为主,宜于发展蔬菜业,有耕地面积1300亩,其中水浇地100亩。全村有563户,1197口人,分成了6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北塔地村进行了农村换届选举,现两委班子成员共10名,支委成员为5名,村委成员为5名;年龄结构为: 35——45岁的2……。
  移动新村情况简介 移动新村位于棘针沟村与东南窊村结合部,全村204户559人,耕地面积470亩,以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2005年作为县委、县政府十大民生工程的移民新村就选址建设于村东。目前移动新村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已全面完工,总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房屋620间,其中平房160套,小二楼40套。目前,土地平整,河渠整治,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工程已全面完工。此工程从设计之初就把卫生厕所……。
  棘针沟村是大盂镇的一个建制村,位于大盂镇最南端,总户数217户,总人口556人,全村以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近几年,在我村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棘针沟村在党富民政策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致富带头人刘跃的倾力帮扶下,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棘针沟村投资35万元拓宽了村南街道50米,硬化街道2.5公里,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栽种风景树木880余……。
  景庄村简介 阳曲县大盂镇景庄村,位于大盂镇政府东面。全村耕地面积2200亩,林地面积990亩,人口582人。主要粮食产物为玉米。本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距大运高速入口1.5千米,距108国道1千米。村民收入多年来以农业为主,收入增幅较小。近年来,我村积极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号召,新修蓄水池一座,并对田间灌溉水网进行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村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李家沟村位于大盂镇东南方向1.5公里处,紧傍108国道和大运高速,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全村共有437户,1272人,拥有2700亩耕地。老百姓除耕种土地外,村内有10多辆卡车跑运输,10多辆小车跑出租,还有部分农民在省城卖杂粮。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达3600余元。李家沟村民风淳朴,社会稳定,农村经济连年增长。两委干部开拓进取,敬业奉献,全体村民人心思富,富而思进。干部群众团结一心……。
  1949-1950年归属阳曲县第九区,1951年-1953年归属阳曲县第三区大盂乡,1954年-1957年归属阳曲县大盂乡,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更名为大泉沟大队,1958年-1982年归属为阳曲县大盂公社。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阳曲县志》载名窑子村,民国二十一年《阳曲县志》载名上原。由村民委员会驻地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阳曲县志》载名窑子村,民国二十一年《阳曲县志》载名上原。1949-1950年归属阳曲县第九区,1951年-1953年归属阳曲县第三区大盂乡,1954年-1957年归属阳曲县大盂乡,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
  湾里村基本情况 湾里村位于凌井店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与后街、大方山村相邻,所辖有三个自然村,共有283户,人口 795人,可耕用土地面积4661亩,完全依靠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是典型的旱作农业村。湾里村现有党员 41人,大多数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村委班子4人,支部3人。村基层选举、财务公开、账务管理、议事决策的重大事项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湾里村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以务农为主,打……。
  大方山村位于凌井店乡之东,盂阳公路之南。由大方山、小方山、小坪三个自然村组成。交通便利,牧坡宽广,土地肥沃,对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全村368户,1278人,耕地面积5963亩,其中无公害旱地蔬菜2000亩,大牲畜110头,羊1200只,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4068元。近年来,全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
  西郭湫村地处凌井店乡东部,北接盂县,南临东郭湫村,距离乡政府7.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村内有一条支河穿村而过,流入乌河。全村所辖2个自然村,共有230户,人口724人,党员42人。西郭湫村主要是以种植玉米、旱地无公害蔬菜为主(其中种植玉米3222亩,旱地蔬菜241亩茴子白115亩,豆角57亩,西葫芦69亩),畜牧养殖为辅,以养羊为主,现存栏400只,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