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19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19]

2019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19]

  根据《江苏省卫生镇(乡)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卫生村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省爱卫办在前期暗访的基础上,于2019年10—12月分批组织有关专家对各设区市申报的江苏省卫生镇(乡)进行了评估,同时,对各设区市申报的江苏省卫生村进行了抽查。经过综合评定,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等75个镇(乡)、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泉东社区等1250个村通过积极开展卫生创建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卫生防病水平得到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得到增强,营造了良好的健康环境和社会氛围,各项创建工作指标基本达到《江苏省卫生镇(乡)标准》《江苏省卫生村标准》要求。
  原高姓在此居住,后破产,郑姓兴起,为郑姓立牌坊而得名。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隶属棠张公社;1983年,撤销生产大队,设立牌坊村;1986年撤乡设镇,隶属棠张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牌坊村:位于棠张镇以南2.5公里处。……。
  相传明代燕王征北时在此安营扎寨,存放兵器,故称铁营。1958年成立铁营生产大队,隶属棠张公社;1983年,撤销铁营生产大队,设立铁营村;1986年撤乡设镇,隶属棠张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铁营村:位于棠张镇以南3公里处。……。
  该村王姓居住,后来破产,韩姓兴起,并盖有楼房平房数间,故名。1958年成立新庄生产大队,隶属棠张公社;1983年,撤销新庄生产大队,设立新庄村;1986年撤乡设镇,隶属棠张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新庄村:位于棠张镇东南2公里处。……。
  因姓李的占多数,故取名李村。1958年成立李村生产大队,隶属张集公社;1983年,撤销李村生产大队,设立李村;2000年张集乡与吴邵乡合并为张集镇,隶属张集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李村村:位于张集镇以西3公里处。……。
  元朝末年,姓黄的在此居住,开小店,故取名小店,后称店东村。1958年成立店东生产大队,隶属张集公社;1983年,撤销店东生产大队,设立店东村;2000年张集乡与吴邵乡合并为张集镇,隶属张集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店东村:位于张集镇以东4公里处。……。
  明永乐十三年,邓姓在山坡盖高大房屋,远看似楼,故取名邓楼。1958年成立邓楼生产大队,隶属吴邵公社;1983年,撤销邓楼生产大队,设立邓楼村;2000年张集乡与吴邵乡合并为张集镇,隶属张集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邓楼村:位于张集镇以北4公里处。……。
  明末,李姓迁居在黄河冲的大沟旁居住,取名大沟里。1958年成立大沟里生产大队,隶属郭集公社;1983年,撤销大沟里生产大队,设立大沟里村;1986年房村撤乡设镇,2000年,原郭集乡和房村乡合并为房村镇,隶属房村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大沟里村:位于房村镇西北4公里处。……。
  李姓在黄河堤下盖楼定居,取名李楼。1958年成立李楼生产大队,隶属房村公社;1983年,撤销李楼生产大队,设立李楼村;1986年房村撤乡设镇,2000年,原郭集乡和房村乡合并为房村镇,隶属房村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李楼村:位于房村镇东南3公里处。……。
  原名姜苗庄,后姜姓有钱有势,改名姜集。1958年成立姜集生产大队,隶属单集公社;1983年,撤销姜集生产大队,设立姜集村;2000年撤乡设镇,隶属单集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姜集村:位于单集镇西南3公里处。……。
  清末,村中洪姓盖的一座土楼取名洪楼。1958年成立洪楼生产大队,隶属单集公社;1983年,撤销洪楼生产大队,设立洪楼村;2000年撤乡设镇,隶属单集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洪楼村:位于单集镇以北1公里处。……。
  以卢姓取名卢庄。1958年成立卢庄生产大队,隶属吴桥公社;1983年,撤销卢庄生产大队,设立卢庄村;2000年撤乡设镇,隶属单集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卢庄村:位于单集镇东南3公里处。……。
  该村因靠河,取名新河。1958年成立新河生产大队,隶属单集公社;1983年,撤销新河生产大队,设立新河村;2000年撤乡设镇,隶属单集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新河村:位于单集镇以北3公里处。……。
  以贺姓取名贺庄。1958年成立贺庄生产大队,隶属吴桥公社;1983年,撤销贺庄生产大队,设立贺庄村;2000年撤乡设镇,隶属单集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贺庄村:位于单集镇东南4公里处。……。
  明朝,单姓迁入此地,设集市,故名。1958年成立单集生产大队,隶属单集公社;1983年,撤销单集生产大队,设立单集村;2000年撤乡设镇,隶属单集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单集村:位于单集镇政府所在地。……。
  明末,曹姓在此居住,取名曹庄。1958年成立曹庄生产大队,隶属单集公社;1983年,撤销曹庄生产大队,设立曹庄村;2000年撤乡设镇,隶属单集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曹庄村:位于单集镇以北4公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