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18年云南省卫生村[21]

2018年云南省卫生村[21]

  按照各州、市评审及推荐意见,昆明市石林县石林街道办事处等91个乡镇,昆明市盘龙区双龙街道办事麦冲社区哨上小组等1533个村委会(居民小组),重视爱国卫生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和卫生村工作,推动了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镇村环境卫生面貌,加强了卫生防病工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整体卫生水平达到了《云南省卫生乡镇标准》和《云南省卫生村标准》的要求。
  彝语地名。村委会原驻雨多么,雨多:出泉水,么:地方,意为:出泉水的地方。原名称土官大队,因重名,于1982年7月改称雨多么乡,1986年改称雨多么办事处,1987年雨多么办事处由雨多么迁往施家村,2000年10月改称雨多么村委会,隶属旧庄镇,2006年旧庄镇、广通镇乡镇合并,隶属于广通镇,至今。雨多么村……。
  因村委会驻地泥鳅河水库分两岔箐且水面较宽似海得名。建国前至1950年属盐兴县凤岭乡。1951年改属盐兴县三区果纳乡。1954年改属二区果纳乡。1957年盐兴县并入广通县属海联乡驻地。1958年广通县并入禄丰县属果纳公社,设海联管理区。1961年撤果纳公社并入舍资区,分设海联、干海资两个小公社。1962年从舍资区划出,设果纳区海联小公社。1965年果纳再次并入舍资区,设海联小公社。1966年从舍资划……。
  传说村内水塘有龙骨。建国前至1950年属盐兴县凤岭乡。1951年改属盐兴县三区果纳乡。1954年改属二区果纳乡。1957年盐兴县并入广通县。1958年广通县并入禄丰县,属果纳公社设龙骨管理区。1961年属舍资区干海资小公社。1962年属果纳区设龙骨小公社。1965年撤销果纳区,改属舍资区设龙骨小公社。1966年改属海联公社设龙骨大队,1972年属高峰公社设龙骨大队,1984年属高峰区设龙骨乡,19……。
  彝语地名。河:地点,差底:独人,意为独人住过的地方,因村委会驻河差底村。建国前至1950年属盐兴县凤岭乡。1951年改属盐兴县三区果纳乡。1954年改属二区果纳乡。1957年盐兴县并入广通县。1958年广通县并入禄丰县,属果纳公社果纳管理区。1961年撤消果纳公社并入舍资区属果纳小公社。1962年从舍资区划出,属果纳区果纳小公社。1965年果纳再次并入舍资区,属果纳小公社。1966年从舍资划出属海……。
  彝语地名。仓意为人,底意为住,彝语意为住人的凹地。1950前属武定县勒品乡(今元谋县羊街镇)。1950后属武定县中兴井管理区仓底小公社。1965年仓底(含牛街)从武定县划入禄丰县,属舍资区设仓底小公社。1966年属海联公社设仓底大队(牛街划归海联小公社)。1972年属高峰公社设仓底大队。1984年属高峰区设仓底乡。1987年属高峰乡设仓底办事处。2000年10月设仓底村委会,至今。仓底村……。
  因解放前从黑井驮盐马帮在此地逢丑日赶街。1950前属武定县勒品乡(今元谋县羊街镇),设牛街龙马河村。1950后属武定县中兴井管理区仓底小公社。1965年仓底(含牛街)从武定县划入禄丰县,属舍资区。1966年属海联公社海联小公社。1972年属高峰公社增设牛街大队。1984年属高峰区设立牛街乡。1987年属高峰乡设牛街办事处,2000年10月设立牛街村委会,隶属高峰乡人民政府至今。村委会于2007年从……。
  因本村逢酉而市,酉为鸡,故名。南诏时期建村,是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1958年以前属罗茨县三区辖昆石乡,1958年属勤丰公社为鸡街管理区,1961年改属勤丰区鸡街人民公社,1966年改属勤丰公社为鸡街大队,1984年改属勤丰区为鸡街镇,1987年改属鸡街办事处(行政区),2000年改属鸡街村民委员会,2016年3月7日改为鸡街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勤丰镇,至今。鸡街社区……。
  1950年为北甸乡,隶罗茨县三区,1952年改属二区合并羊街乡,1958年罗茨县合并禄丰县属勤丰公社为北甸管理区,1961年设北甸人民公社,隶勤丰区,1966年改北甸大队,隶勤丰公社,1984年改称北甸乡,隶勤丰区,1987年改称北甸办事处,隶勤丰镇,2000年10月改称北甸村民委员会,隶勤丰镇。北甸村……。
  原属罗茨县昆石乡,1958年罗茨县合并禄丰县属禄丰公社为高寨管理区。1961年改属勤丰区高寨人民公社,1966年改属勤丰公社高寨大队,1984年又改称勤丰区为高寨乡,1985年罗茨县合并为禄丰县属勤丰公社为高寨管理区,1987年改属勤丰镇为高寨办事处(行政村),2000年10月由高寨办事处改为高寨村民委员会,至今。高寨村……。
  彝语地名。沙:土包;龙:密林,意为土包上长着密林的地方。是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1950年属罗茨县三区之一,名沙龙乡,1952年改属二区并入羊街乡,1958年罗茨县合并禄丰县,属勤丰公社沙龙管理区,1961年改为勤丰区沙龙人民公社,1966年改属为勤丰公社沙龙大队,1984年改属为勤丰区沙龙乡,1987年改属为勤丰镇沙龙行政村,又改属勤丰镇沙龙办事处(行政村),于1997年4月由沙龙……。
  本村以逢午而市,午为马得名,村委会驻马街村。1950年属罗次县三区为马街乡,1952年改属二区为马街乡。1958年罗次县合并禄丰县属勤丰公社为马街管理区。1961年改属勤丰区为马街人民公社。1966年改属勤丰公社为马街大队。1984年改属勤丰镇为马街乡。1987改属勤丰镇为马街办事处。2000年10月由马街办事处改为马街村民委员会,至今。马街村……。
  因碧城镇地形东高西低,下村在历朝政府所在地西边,即下边就叫下村,故名。1963年以前称为胜利农业社,1964年-1979年3月称为胜利大队,1979年3月-1984年3月改称下村大队,1984年3月-2000年2月改称下村办事处,2000年3月改称下村村委会,2016年3月7日改称下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下村社区……。
  因1954年罗次县在炼甸村试办初级农业社掀起高潮如洪水般汹涌向前,势不可挡,得名洪流农业社。1963年以前属于洪流农业社,1964年-1984年3月属洪流大队,1984年3月-2000年2月属洪流办事处,2000年3月属洪流村委会,至今。洪流村……。
  相传明末清初曾在此开办铜厂,从而形成街市得名。1964年-1987年属碧城区张通乡,1987年3月属碧城镇张通大队,1987年3月-2000年9月属街子厂办事处,2000年10月属街子厂村委会,至今。街子厂村……。
  因原罗次县八大景观之一的“万树松涛”景观在此地。1963年以前属于万松农业社,1964年-1979年3月属万松大队,1979年3月-1984年3月属万松乡,1984年3月-2000年9月属万松办事处,2000年10月属万松村委会,至今。万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