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10]
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10]
2014年9月30日,根据各有关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申报审核意见,经环境保护部复核,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灵寿镇等781个乡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指标要求,现决定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文号:公告 2014年 第65号 |
峰市镇位于县境西南部、汀江下游河畔。东与仙师乡隔河相望,南与广东省大埔县相接,西南和广东省梅县桃尧镇、松东镇接壤,北与洪山乡毗邻,面积75.7平方公里。乡政府原设于汀江河西畔的峰市街,1998年迁建于锦西村(移民新集镇),距县城15公里。同年9月撤乡建镇。2000年,全镇有10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85个村民小组(其中7个革命基点村),2045户8658人。有初中1所,小学8所,中心幼儿园1所,中…… [详细] |
高头乡位于县境东南。东邻南靖县,西南与湖坑镇相连,北接古竹乡。该乡于1997年从古竹乡划设,面积35.6平方公里,乡政府设于高北村,距县城46公里。2000年,有5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其中革命基点村4个),2273户9912人。设完中1所,小学4所,卫生院1所。名胜古迹有金山古寨、银山寺等。 高头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是永定通往厦、漳、泉经济特区的咽喉和捷径。全乡村村通公路,其中铺设乡村水泥…… [详细] |
古竹乡位于县境东部,东接南靖县梅林乡、书洋镇,南与湖坑镇、高头乡相连,西与陈东乡为邻,北靠龙潭镇、抚市镇,面积60平方公里。乡政府设于古竹墟水井下,距县城45公里。2000年,有9个村委会,132个村民小组(其中革命基点村2个),3059户14986人。设初中1所,小学11所,幼儿园5所,卫生院1所。该乡是土楼之乡,有各种土楼760座。其中有美丽壮观的彭坑土楼群,有永定直径最大的土圆楼——井头深远…… [详细] |
永定县金砂乡位于永定县城西6公里,东邻凤城镇和西溪乡,南连城郊乡,西接仙师乡,北靠合溪及上杭稔田镇与上杭县交界,省道309线穿境而过,是永定的西大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永定暴-动”的策源地,是福建省第一支红军部队和区苏维埃政权、中共永定县委的诞生地;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首任检察长、解放后首任福建省委书记张鼎丞同志、全国十大少年英雄之一的“红色小歌仙”张锦辉的家乡。全乡总面积…… [详细] |
堂堡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东临坎市镇,西接合溪乡,南与湖雷镇相连,北和虎岗乡、高陂镇相靠,面积72.2平方公里。乡政府设于村中村,距县城25公里。2000年,10个村委会,129个村民小组,3170户15316人。设初中2所,小学5所,卫生院1所。革命遗址有毛泽东、-的旧居——村中赖屋竹林馆和河坑的居易楼。矿产资源主要有朱罗村的铁矿、香溪村的金矿。境内盛产竹木。 堂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以种植水稻、…… [详细] |
漳平市辖镇。1951年属拱桥、高山、罗山、上界4乡,1957年合为拱桥乡,1961年设拱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10.5公里。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拱桥、梧地、岩高、罗山、下界、上界、高山、隔顶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石灰、水泥、碳酸钙等厂及石墨矿、石灰石矿和小水电站。农业主产水稻。.…… [详细] |
漳平市辖乡。1940年为官田乡,1956年并属第三区,1958年为官田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28公里。面积167.5平方公里,人口1.1万。306省道横贯中部。辖官东、官西、石门、山贝、坪山、黄坪、下浙、梧村、梅营、豪山、和坑、桂东12个村委会。矿藏有铁、石墨、石英石、花岗岩。乡镇企业有铁合金厂、竹器厂、石材厂、水电站、林场。农业主产稻,兼产木材、毛竹、土纸、菌类、紫胶。豪山…… [详细] |
漳平市辖镇。市粮食和蔬菜基地之一。1951年属和平、和春、菁坑3乡,1957年合为和平乡,1961年设和平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建镇。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3公里。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1.1万。鹰厦、漳龙铁路和103、208省道纵横境内。辖和平、和春、春尾、下墘、安靖、菁坑、东坑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电石、农机、制陶等厂和煤矿、水电站。盛产柑橘。名胜有“石鼓迎仙”,为漳平八景之一。.…… [详细] |
灵地乡位于漳平市北部,西、南与新桥镇毗邻,东接吾祠乡,北与大田县上京镇、桃源镇相交界,海拔480米,年平均气温18.2度,全年无霜期235天,气候温和,四季长青,是炎热夏日的避暑胜地,这里民风纯朴、热情好客、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素有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之称。 灵地乡土地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所辖11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8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8051人,耕地面积6119亩,人均耕地0.76亩,是一…… [详细] |
南洋乡——漳平水仙茶之乡近年来,南洋乡按照“打造绿色产业树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增效益、实现效益奔小康、建设生态农业强乡镇”的思路,致力做大做强茶产业,全乡茶叶总量迅速扩张,茶叶质量进一步提升,2005年全乡茶叶面积达1.3万亩,总产量1489吨,年创产值6000万元,茶叶已成为南洋经济的支柱和特色产业。 目前南洋乡拥有全省500强龙头企业1家,龙岩市“三个一百”农业项目1家,其他形式的企业23家…… [详细] |
吾祠乡位于福建省漳平市北部边隅,从北到东与三明市大田县和泉州市永春县毗邻,从南到西与本市象湖镇、溪南镇、新桥镇和灵地乡接壤,是三明、泉州和龙岩三地市的结合部。全乡区域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36亩,其中水田5884亩。辖9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56个村民小组。2000年末总人口6928人,农业人口6732人。公路距县城86公里。乡政府驻地吾祠村后隔洋,古属芦溪社,海拔740米,年平均气温…… [详细] |
漳平市辖镇。1951年设象湖乡,1958年属溪南公社,1961年析设象湖公社,1984年复置象湖乡,1995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北部,溪南溪中游,距市府25.7公里。面积170平方公里,人口1.2万。103省道横穿全境。辖象湖、下地、土坑、杨美、灶头、上德安、下德安、长塔、科山、禄前、宽田、丰华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茶厂、纸厂、小水电站。农业主产水稻,兼产竹木、松脂、茶叶。.…… [详细] |
漳平市辖镇。1951年为第五区,1958年设溪南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北部,溪南溪中下游,距市府21公里。面积260平方公里,人口2万。103省道穿境并设站,通水路。辖南洲居委会和溪南、东湖、下林、久鸣、上坂、金菊、小潭、官林盂、吾老、大山、郎车、官坑、南柄、长荣、前坪、下河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厂、水电站和果林场。农业主产水稻,兼产香菇、茶叶、柑橘等。.…… [详细] |
长汀县辖镇。1949年设第三区,1956年改新桥区,1958年建新桥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29.3平方公里,人口3.3万。长(汀)三(明)公路过境。辖新桥、叶屋、任屋、刘坊、廖家、余陂、江坑、罗坑、牛岗、湖口、石槽、李家、新店、潭复、石人、茜陂、岗头、鸳鸯、三坑口、樟树下2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烟叶、甘蔗、茶叶、竹木。.…… [详细] |
长汀县辖乡。1949年设庵杰乡,1961年改庵杰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62.7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庵杰、涵前、上赤、黄坑、长科5个村委会。盛产竹木、土纸、松脂、笋干、香菇、棕。特产“玉扣纸”。龙门洞为汀江发源处。.…… [详细] |
长汀县辖镇。1949年设第十二区,1956年改策田乡,1960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68.1平方公里,人口2.6万。319国道过境。辖策田、策星、林田、当坑、高田、红江、德联、陈坊、河梁、李城、李田、南坑、南溪、黄馆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大豆,兼产烟叶、油萘、西瓜、竹木。境内有“长岭寨战斗胜利纪念碑”。.…… [详细] |
长汀县辖镇。五代时在此筑城,名“古城寨”。1949年设第十三区,1956年改古城区,1960年改古城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236平方公里,人口17万。319国道过境。辖古城、中都、井头、长塅、下增、溜下、青山、苦竹、梁坑、黄泥坪、元坑、南岩、丁黄、元口、黄陂、杨梅溪、马头山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蔬菜,兼产烟叶、竹木。是闽赣边境地区物资集…… [详细] |
河田镇位于素有红色小上海,客家首府之称的长汀县中部,东经116°16′-116°30′,北纬25°35′-25°46′,东邻南山,南与涂坊、濯田接壤,北与新桥相连,西与策武交界。总面积296.7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万亩,山地面积32万亩。镇人民政府设于河田中街,距城22公里。辖上街、中街、下街、南塘、窑下、朱溪、游坊、芦竹、车寮、刘源、永胜、迳背、南塅、蔡坊、修坊、根溪、中坊、戴坊、蓝坊、…… [详细] |
长汀县辖镇。1949年设馆前乡,1956年建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166.1平方公里,人口1.6万。长(汀)三(明)公路过境。辖汀东、复兴、赤坑、马坪、严坊、陈莲、东庄、义家、南材、珊坑、黄湖、云丰、小洋、坪埔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蔬菜,兼产烟叶、西瓜、香菇、竹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曾设“汀东县”。.…… [详细] |
红山乡位于两省四县(长汀县、武平县和江西省的会昌县、瑞金市)交界处,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全乡210平方公里,仅有人口8300人,11个行政村星星点点分散在大山之中。红山乡是长汀县的主要林区,曾有过“小乡镇、大财政”的辉煌。但近年来,由于木材资源逐渐枯竭,为了保护天然林,县乡政府实行了全封山,原来赖以支撑的林业经济陷入了困境,乡财增长也持续低迷,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乡领导班子经过调研,认为最根本的问题…… [详细] |
南山镇位于长汀县东南部。东邻连城县,南连上杭县,西连涂坊镇、河田镇,北接童坊镇。全镇土地总面积226.4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委员会,244个村民小组,8206户,人口37059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8894亩,其中水田26600亩;山地面积339645亩,其中有林地203323亩。200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4205万元,农业总产值127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97元,粮食总产量16263吨。…… [详细] |
三洲镇位于长汀县东南部,距县城34公里,东北与河田镇毗邻,东南与涂坊乡相接壤,西北与河田镇交界,西南与濯田镇相邻。汀江河由北至南贯穿小潭、兰坊、三洲、丘坊、戴坊、曾坊六个村,南山河由东往南与汀江河在曾坊村交会,桐坝、小溪头村分布在南山河两岸。三洲镇于1987年10月从河田镇划出建制。乡政府设在三洲村,全乡土地总面积64.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23亩,山地面积66900亩,河滩坝地1000余亩…… [详细] |
四都地处长汀县西南,东邻濯田,南依红山,西与江西省接壤,北与古城,策武毗邻。距县城38公里,墟期逢五、十方圆32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20亩,辖18个行政村(楼予坝、荣坑、溪口、上蕉、新华、渔溪、同仁、红都、羊古岭、圭田、坪埔、汤屋、小金、上湖、红寮、谢坊、琉璃、下坪),113个自然村,112个小组,3436户,16050人,海拔270—771米,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8℃,…… [详细] |
长汀县辖乡。1949年设铁贡乡,1961年改铁长公社,1984年改铁长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77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铁长、张地、芦地、洋坊4个村委会。盛产竹木、冬笋、松香、土纸、香菇。.…… [详细] |
涂坊又名丹溪,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涂坊成为长汀红色政权的中心,一度又改名红坊。地处长汀南部,东接连城,南邻上杭,是省苏模范乡,客家发祥地之一。全镇辖15个行政村,方圆166.9平方公里,总人口29146人,长汀至上杭公路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北接319国道和赣龙铁路,南连205线,建设中的龙长高速公路穿越全镇6个行政村,高速公路互通口在涂坊立足,互通口距集镇3公里,集镇人口集中,距县城35公里,离…… [详细] |
长汀县辖乡。1949年设第九区,1958年改赤男公社,1960年更名宣成公社,1984年改宣成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66公里。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口2.2万。通公路。辖畲心、中畲、下畲、长桥、寨背、兰田、泮溪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蔬菜,兼产烟叶、木材、油桐。建有张赤男烈士纪念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杨成武出生地。.…… [详细] |
长汀县辖乡。1949年设羊牯乡,1958年属赤男公社,1984年改羊牯村,1994年复置羊牯乡。位于县境南缘,距县城82公里。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羊牯、对畔、吉坑、白头、官坑、百坪、百丈、罗坑头、、余家地、周家地10个村委会。.…… [详细] |
濯田镇位于长汀西南部,东接319国道直通龙岩、厦门、永安,南连武平直达广东梅州,西邻四都,交通极其便利。全镇辖40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余人,拥有耕地4.3万亩,属半山区,年平均温度18.6℃,年降雨总量1745.7毫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近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适宜生长种植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尤其粮食是县主要产粮之大镇,万亩油菜示范片曾多次获省、地、县嘉奖,农副产品非常丰富,年外调…… [详细] |
福安市辖镇。1958年设溪潭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10公里。面积119.5平方公里,人口3.6万。省道浦赛段过境。辖城山、溪北、马山、凤林、濑头、濑尾、岔口、双峰、沙岩、陈家山、张家山、西隐、岳秀、岐山、脈溪、下庄、院前、濑洋、仙石、廉村、溪填、兰田、王洪口、上湾、洋头、瓜溪、西安、芹洋、吉坑、岭头、华岩、周家山、前浦34个村委会和廉明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砂轮、…… [详细] |
晓阳镇位于福安市西北部,白云山北麓,距市区53公里,与寿宁凤阳乡(6.5公里)、周宁纯池镇(16公里)紧邻,总面积9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98亩,粮播面积1.82万亩,茶叶面积1.1 万亩,有林地8.6万亩,辖行政村10个,自然村31个,总人口15133人,全镇平均海拔680米,最高海拔1449米,是福安市的西北高原。1985年7月1日从社口析出,设立晓洋乡,1992年4月经省批准撤销晓洋乡设…… [详细] |
磻溪镇位于福建省福鼎市西南部,“海上仙都”太姥山西麓,全镇共辖18个行政村,294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222.3平方公里。磻溪清初属福宁府霞浦县劝儒乡望海里九都,后为鼎邑十三都,民国初设磻溪乡,1949年属白琳区,1950年属点头区,1952年复设磻溪区,1987年改为磻溪乡,1992年撤乡建镇。磻溪镇溪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充足,雨量充足,年均气温为16.4度。境…… [详细] |
嵛山岛位于福鼎东南海域,是闽东最大的列岛,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银屿等十一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28.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12公里。嵛山岛山场宽广、海域辽阔、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岛上有丰富的花岗岩、优质矿泉、草场资源等,海上盛产鳗鱼、带鱼、毛虾、虾苗、七星鱼和鳗鲡等多种海生物;自然景观有“南国天山“的天湖山万亩草场、绝顶之上具有神秘色彩的大小天湖、大使岙百倾金沙、鸟岛、红纪洞等;文物古…… [详细] |
大甲全镇土地面积10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18628人,东、北与宁德市蕉城区的洋中镇接壤,南接罗源县中房镇,西邻古田杉洋镇。近年来,该乡全力推进工业平台建设,促使县级工业园区落户,目前大甲工业区规划面积5500亩,其中工业净用地3000亩,主要承接机械制造、冶金塑胶、电机电器、新型材料等产业入驻,已签订入驻项目25个,总投资26亿元,达产后年产值60亿元,税收3亿元。随着工业区的推进,…… [详细] |
古田县辖乡。1957年属鹤塘乡。1963年设卓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53公里。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卓洋、林前、秀峰、独蜂、文洋、廖厝、半山、吉洋、前洋、京峰、下地、树兜、曹沪、沽洋仔、洋塔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发电、石板材、电热毯等厂。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蔬菜、桃、柑橘、油柰。.…… [详细] |
八都镇以驻地八都村命名,古称牛川,位于宁德市蕉城区东北部,霍童溪入海口,五虎山东北侧,东临三都澳,东北与福安市接壤。国道104线和省道岙外线贯穿境内,水陆交通便利。历史以来是宁德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素有宁德北大门之称。八都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9℃。镇驻地距市区21公里,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全镇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5…… [详细] |
宁德市辖镇。1958年设赤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27公里。面积119.4平方公里,人口2.3万。辖赤溪、东牛、油知、桃源、溪园、西坑、夏村、黄田、东边、大兰、芹格、炉田、官岭、牛洞、禅地、松柴岭、宣洋、社洋、班竹、洋林、墩头、岩坪、院前、留洋2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小麦,兼产茶叶、香菇、蘑菇。.…… [详细] |
宁德市辖乡。1987年析霍童镇置洪口乡。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32公里。面积113.1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库山、洪口、花兰、朝阳、莒州、金山、吉垄、呈峰、大道头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香菇。.…… [详细] |
宁德市辖乡。1958年设石后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府11公里。面积61.1平方公里,人口1.3万。省道下(塘)天(湖)段过境。辖石厝、芹后、光荣、当洋、大岭、小岭、定洋、上竹洋、小漈、下竹洋、大墓前、三望、林下洋、陈坂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菌类。.…… [详细] |
屏南县代溪镇位于屏南县、古田县、宁德市交界处,距宁德市三都澳港口80公里,距离福州市183公里全镇土地面积184平方公里,管辖22个行政村、132个自然村。人口有2.8万,是屏南县人口最多的一个乡镇。1997年以来,我镇共投入1800多万元,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贯通过境干线(屏南—宁德)柏油路面17公里,开通境内公路14条,里程14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2个行政村都开通了程控电话,信息网初具…… [详细] |
寿山乡位于屏南县东部县境边界地带。东南与蕉城洪口接壤,东至东北与周宁县礼门乡毗邻,北连双溪镇,西接棠口乡,南靠黛溪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寿山村距县城38公里。全乡设14个村委会,下辖31个自然村。2000年全乡1722户8540人,乡域面积106.5平方公里,60%地域为海拔750米左右的丘陵山地,30%为海拔35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10%为海拔850米以上的高山或高丘平地。 寿山属中亚热带季…… [详细] |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