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8]
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8]
2014年9月30日,根据各有关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申报审核意见,经环境保护部复核,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灵寿镇等781个乡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指标要求,现决定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文号:公告 2014年 第65号 |
霞葛镇位于诏安县西北山区,1987年从官陂拆出建乡,1992年2月改为镇。东部与北部连接官陂镇,南接太平镇,东南邻红星乡,西南邻广东饶平县,西北接秀篆镇。该镇四面环山,是一个天然盆地,总面积80.7平方公里,拥有山地7.2万亩,耕地1.35万亩,水稻等农作物播种面积2.5万亩,荔枝等水果种植面积3.1万亩。该镇下辖溪东、五通、庄溪、天桥、南陂、坑河、华河、司下、庵下、溪林共10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 [详细] |
东海街道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位于泉州中心市区东郊,依山面海,素有“两江”(晋江、洛阳江)夹“两山”(大坪山、桃花山)之誉,辖区面积26.8平方公里,下辖12个社区,总人口8万人,作为“大泉州”发展规划八大组团之一,东海街道“规划定性为泉州市行政文化中心、商务中心、现代滨海宜居组团,是最具未来影响力的地块”。近年来,街道紧紧抓住市级行政中心迁址东海的大好时机,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区位、…… [详细] |
丰泽区清源街道于1999年8月成立,辖10个社区、1个国有农场,面积15.813平方公里,人口4.15万人,辖区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和千亩湖上园林西湖公园“一山一水”相互辉映。清源街道地处泉州中心城区西北郊,是中心城市“西拓”的重要部分,原属城乡结合部。街道成立伊始,辖区内工业企业小、散、弱,商业以集镇式摊位居多,缺乏产业支撑,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较低。街道成立后,特别是“大泉州”发展战略…… [详细] |
惠安县辖镇。1968年置飞跃公社,1961年改东岭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18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人口1.2万。惠乍公路过境。辖石井、潘厝、赤石、湖埭头、三村、许山头、前林、东埭、湖边、西埔、小坵、彭城、荷山、大丘、前厝、涂厝、埔尾、荷山18个村委会。有商贸、建材、建筑、制衣、石板材工艺、饮食等业。农业主产花生、红薯、大小麦。.…… [详细] |
东桥镇位于福建泉州惠安县。 东桥镇从原东岭镇析置。位于惠安县东北部,沿海。辖18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东桥村,下辖:350521111201 121 东桥村 350521111202 122 南湖村 350521111203 122 珩山村 350521111204 122 西坑村 350521111205 122 大吴村 350521111206 220 珩海村 350521111207 122…… [详细] |
惠安县辖镇。1958年置超先公社辋川管区,1961年改辋川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7.3万。324国道、漳泉肖铁路过境。辖许厝、许埭、下江、梧山、小山、坪埔、试剑、庄上、更新、玉围、五孙、溪南、坑南、前洋、峰南、峰崎、后许、吹楼、五柳、南星、后坑、社坑、大潘、后任、辋川25个村委会。主要企业有轻工、商贸、运输、建筑等业。农业主产稻谷…… [详细] |
惠安县辖镇。1958年置超先公社净峰管区,1961年改小脇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沿海突出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2.9万。惠脇公路过境。辖前群、前峰、前海、后内、螺山、新桥、东山、南赛东村、南寨西村9个村委会。主要企业有商贸、建筑、运输、造船、制盐、饮食服务、石材等业。农业主产花生、红薯、小麦,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业比较发达。宋朝参加政事李文会为此地人。.…… [详细] |
紫山镇位于福建省泉州惠安县境西北部。人口35038人(2003年末)。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翁后。境内有邱二娘起义遗址,建于明代的天然石洞室古寺宇——一片瓦寺。 管辖有15个行政村:油园村、顶赤涂村、后垵村、南田村、龙石村、紫山村、尾山村、官溪村、半岭村、光山村、坝下村 、南安村 、美仁村 、林口村、石马村。[1]-土地资源 拥有山地26000多亩,耕地2000多亩,林果园12000多亩,其中…… [详细] |
【自然地理】 紫帽镇地处晋江市西北部,位于泉州市区西南6公里处,紧邻清濛科技开发区。距泉州火车站10公里,泉州晋江机场15公里,泉州后渚港8公里。西接泉州刺桐大桥的池紫公路及福厦高速公路牛山至国道324线紫帽路段。境内的紫帽山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秀丽的山水风光、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人文历史是紫帽山的三大特色。辖区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14612人。【历史沿革】紫帽镇行政区域隶属多次更迭…… [详细] |
鲤城区浮桥街道于2003年2月由原浮桥镇改制而成,位于泉州市区西南,依偎晋江母亲河,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商贸集散地,也是鲤城江南新区核心起步区。原街道区域面积15.20平方公里,辖1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9万人。2006年11月13日鲤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新浮桥街道办事处辖新步社区、浮桥社区、金浦社区、黄石社区、东边社区、田中社区、岐山社区、延陵社区、坂头社区、仙景社区10个社区,区域面积约10…… [详细] |
金龙街道办事处2006年11月成立,位于泉州市区西南部,江南新区中部,面积约10.86平方公里,辖金柄、高山、玉霞、赤土、曾林、古店、后坑、坑头、石崎、龙岭、金峰11个社区,辖区内有0紫帽工委旧址、龙岭革命教育基地等红色景点。驻地设在古店社区江南敬老院内(即现江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发展定位为以园区为载体,发展城市型现代工业。 交通便捷,区域内有省道、县道、城区道路两横两纵,横有南环路、兴贤北…… [详细] |
峰尾镇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东南沿海突出部(俗称峰尾半岛),是闽南著名的侨乡,渔乡之一,于1999年8月正式成立,辖区有8个行政村,总人口5.5万人,陆域面积1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3千米,可利用浅海滩涂面积600公顷.峰尾镇地居要冲,海陆交通四通八达,港阔水深.历史上的峰尾曾是一个集海洋捕捞,码头航运和海上贸易于一体的重要港口,被称为闽南四大渔业重镇之一.。随着福建炼一体化项目的启动,泉港城市中…… [详细] |
后龙镇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东部。截止至2003年末,该镇总人口为人口41089人。辖12个行政村。镇0驻礁头。风景名胜有东岳庙、白石宫。 后龙镇地处湄洲湾南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前沿,陆域面积1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平方公里。近几年来,在做好福炼一体化、泰山石化仓储、方通石化码头、中石化输油管线泉港库区等省市重点工业项目大量安征迁工作的同时,后龙镇抢抓机遇,主动承接大工业所带来的人流、物流…… [详细] |
界山镇是泉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镇。现有10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1375户,人口5131人,土地总面积11070亩,其中耕地面积1696亩,山地面积8456亩。 界山镇,本为兴化府(今莆田市)仙游县之地,现为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接莆田的枫亭镇,通用莆仙话,现在界山镇范围内的村一直隶属于兴化府仙游县下区连江里(即今莆田市枫亭镇),讲的是莆仙方言,流行的是莆仙习俗——至今,这些村落的婚丧节庆的诸…… [详细] |
南埔镇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东北部。人口74630人(2003年末)。辖15个行政村。镇0驻柳厝街。古迹有沙格宫、槐山窑址、天湖山烟墩遗址。漳泉肖铁路、324国道和涂肖二级公路过境。 [代码]350505100:~201柳厝村 ~202南埔村 ~203天竺村 ~204塘头村 ~205天湖村 ~206凤翔村 ~207仙境村 ~209施厝村 ~211仑头村 ~212邱厝村 ~213柯厝村 ~214先…… [详细] |
前黄,位于常州市南郊,距武进新城区8公里,东邻无锡国家旅游度假区,南离陶都宜兴15公里,是太湖与滆湖间的中心地带,境内有省级公里211线,-连线新长铁路,交通干道武宜公路,苏南主流锡溧运河,距正在建筑中的锡宜高速公路和沿江高速公路的道口均3公里。亚洲最大的换流站座落在境内。 前黄镇有18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在镇人口超4万,总面积50.1平方公里,稳定农田4.前黄镇1万亩。市镇建设日新月异,镇…… [详细] |
涂岭镇地处泉港区西南部,与惠安、洛江、仙游三县区交接。全镇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占泉港区陆地面积的一半,下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5万多人。镇党委下辖39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总支部2个,党支部19个,社区党支部1个,直属单位17个,党员1524人。涂岭镇民风淳朴,辖区内秩序井然,社会安定稳定。涂岭籍在外工商企业和政界人士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成功人士,是该镇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援力量。…… [详细] |
泉港区山腰镇位于泉港区南部,系泉港城市中心区、口岸园区和管委会机关所在地。全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辖有15个行政村,总人口6万多。 区划调整后的山腰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新山腰镇是完整的肖厝城市中心区,统一的区域,统一的规划,统一的管理,有利于山腰镇乃至泉港区的开发建设;二是人文优势,山腰镇经贸活跃、文化繁荣,有一大批乡贤志士活跃在各个行业,与外界有着广泛的接触,为山腰镇的发展提…… [详细] |
宝盖镇是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石狮市的重镇之一,与台湾隔海相望,拥有闻名中外的宝盖山——万寿塔(俗称姑嫂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镇土地面积26平方公理,常住人口3.5万人,港澳台及海外侨胞2万多人,外来人口4.5万人,下辖20个行政村(居)。1993年建镇以来,在各级党委0的领导下,在宝盖镇人民的努力下,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显出四大优势:一是区域优势。宝盖镇北邻“中国休闲西裤名镇——蚶江…… [详细] |
蚶江镇位于泉州湾南岸,是著名侨乡,享有“中国灯谜艺术之乡”和“北狮王之乡”之称。土地面积38.4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7公里,耕地2万亩,人口5万多人,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胞3万多人。蚶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海滨风光旖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上航标”宋代六胜塔和唐代林銮渡。宋元时期,蚶江是“光明之城”、“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泉州)的门户,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石…… [详细] |
石狮市鸿山镇是1999年9月11日新建制的滨海侨乡新镇,位于石狮市东北部,镇区依山傍海,北靠石狮市海拔最高的洪厝山,东临台湾海峡。全镇面积15.1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65公里,管辖11个行政村,人口数三万余人。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12.9亿元,财政总收入3998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14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20元。鸿山镇基础设施完善,依托贯穿全镇的石祥大道和4公里长的沿海繁荣大道…… [详细] |
锦尚镇位于福建省泉州湾口的突出部,是我国著名侨乡石狮市东部滨海城镇,地处闽东南经济繁荣带,1999年9月建镇,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4公里,人口2.3万人,旅居海外侨亲1万多人,地域位置独特,人文资源丰富,是石狮东部沿海一片正在崛起的热土。建镇来,锦尚镇坚持以工贸为主导,以农渔业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引进了一…… [详细] |
祥芝镇位于泉州湾湾口,地处石狮市东北部海滨,东与台湾海峡隔海相望,海陆空交通便捷,距石狮市区仅15公里,距泉州晋江机场22公里,距石湖港仅5公里;南临厦门港70海里,北距福州港140海里,与台湾高雄港相距165公里。管辖10个行政村(祥渔、祥农、祥运、大堡、古浮、前山、莲坂、湖西、后湖、赤湖村),人口3.08万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区域面积15.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9公里,是个工、农、贸全面…… [详细] |
永宁镇,为石狮市东南部的著名滨海侨乡,位于闽东南泉州湾与围头湾中部的深沪湾北畔,与台湾隔海相望。距石狮中心市区8公里,北与本市蚶江镇、锦尚镇接壤,南邻晋江市龙湖镇,东距台湾台中港130海里。陆地面积28.6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4.6万人,海外及台、港、澳永宁籍侨亲5万多人。下辖21个行政村(居)委会。永宁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911-…… [详细] |
洛阳镇位于惠安县西南部,是闽南著名的侨乡和文化古镇。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我镇于1991年10月成立关协,1996年8月更名为关工委。几年来,镇、村两级关工委和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先后受到县市多次表彰,荣获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为全面加强基层关工委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关工委的工作水平,从2001年开始,我们根据市、县关工委的部署,认真开展创“五好”活动…… [详细] |
大田县辖乡。1951年设湖美乡,1957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湖上、林兜、后平、长坂、汉口、高才、新厝、旺建、仁东、仁美、前进、西燕、大尤、岬才、元安、后坑、宏才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红薯、绞股蓝。.…… [详细] |
梅山乡位于大田县东北部,地处闽中山区腹地,东邻尤溪坂面乡,南接湖美乡、前坪乡,西与文江交界,北与尤溪新阳镇毗连。全乡总面积204.43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9个党支部,89个自然村,196个村民小组,人口2.45万人,党员712人。乡政府驻地在梅山村,距县城56公里。因从空中俯瞰梅山地形似梅花状而得名。明清时为四十八都。自然资源 境内已探明矿藏有煤、铅锌、磁铁、钾长石、石英石等。其中,沈口矿…… [详细] |
大田县屏山乡位于戴云山脉西侧,大田县东南部,距县城22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是闽中南海拔最高乡镇。山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保水性能好,雨量充沛,常年多雾,光照适宜,空气清新无污染,生产高山优质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详细] |
【基本概况】桃源镇位于大田县西部,东毗上京镇,南连漳平市新桥镇,西邻永安市西洋镇,北接永安市青水乡,拥有较为优越的自然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商贸优势,素有“世外桃源”之称。镇政府设在桃源“丁”字街的东街头,距县城49公里,离永安城区40公里。内辖13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81个村民小组。境内总人口20707人,全镇总面积214.93平方公里,山场面积150452亩,耕地面积15797亩。桃源…… [详细] |
石牌镇位于大田县城关南部,紧邻城关,镇政府所在地离城关6公里,东邻屏山乡、均溪镇,西接武陵乡、上京镇,南与谢洋乡、吴山乡相连,北靠太华镇。省道305线、306线和“泉三”高速穿境而过。东往德化,西至永安、三明,东南通闽南“金三角”,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面积约1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00亩,其中水田面积8379亩。下辖16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137个村民小组,4027户。全镇总…… [详细] |
大田县辖乡。1984年建吴山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93.3平方公里,人口0.9万。省道新集公路贯穿乡境。辖吴山、张坑、科山、锦山、梓溪、和洋、程堂、东埔、阳春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红薯。.…… [详细] |
镇,是泉州、龙岩、三明三市结合部。全乡面积115.13平方公里,12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88个村民小组,1982户8028人。改革开放以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2003年,农业总产值3485.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7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3元。竹木资源丰富,全乡有丰产毛竹林1.2万亩,年产毛竹16万支,可年产竹笋82万公斤,有竹香芯加工厂一家。境内林木品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68…… [详细] |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旗公社,1962年析建安仁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泽坑、安仁、石富、福山、蜈蚣鼻、伍宿、半岭、余坑、元洋、洞前、上际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烤烟,有果林、茶林、用材林。乡镇工业有矿采、建材、木制品加工。.…… [详细] |
将乐县辖镇。1958年建红星公社,1961年析建高唐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259平方公里,人口1.2万。省道沙甘线过境,金溪河纵贯境内。辖常口、楼杉、高唐、上坊、赖地、常源、高山坊、元坪、邓坊、班州、会石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竹木。乡镇企业有建材、矿采和饮食服务。.…… [详细] |
将乐县辖镇。1958年建红专公社,1959年析建黄潭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292平方公里,人口1.4万。金溪河横贯全境。辖元埕、将溪、黄潭、吴村、里地、源俚、洋伯、祖教、西湖、泰村、上峰、谢地、大坪、大言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茶叶。乡镇工业有矿产开发、化工、木制品加工。.…… [详细] |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光公社,1961年析建南口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1.4万。省道洋万线横贯全境,金溪河纵贯境中。辖上仰、南胜、井垄、大拔、陈厝、南口、温坊、松岭、里坊、舍坑、蛟湖、小拔、东坑13个村委会和南口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乡镇工业有化工、建材、矿产开发。.…… [详细] |
水南镇位于将乐县境中部,总面积25.4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溪南村处县城金溪河南岸,距县城1公里。福银高速公路、省道金泰线、岭文线纵贯境内。1998年1月,水南建镇。原农场1至6管区分别改为乾滩、渡头、溪南、三班、水南、新兴等6个村委会;6月,水南镇设立林场、黄紫墩、金华园、白云山庄、陈厝陇、金华等6个居委会。2003年5月,林场、黄紫墩、金华园、白云山庄、陈厝陇、金华等6个居委会整合为金华、银华…… [详细] |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专公社,1961年析建万全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62公里。面积193平方公里,人口0.8万。金溪河横贯全境。辖万全、良地、常安、阳源、陇源、上华、高坪、竹舟、杏溪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乡镇工业有化工、木器加工。.…… [详细] |
列西街道地处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沙溪河西岸,辖8个社区、2个行政村。其中小蕉社区、小蕉村由梅列经济开发区代管。-沿革1980年始建。1997年,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五四、富华、龙岗、青山、创新、钢花、群英、红山、绿水、小蕉、中台、翁墩12个居委会。2003年,辖8个社区,人口5.18万,面积14平方千米。2005年,原徐碧乡的列西村并入列西街道。-代码350402002:~001富华…… [详细] |
洋溪镇距三明市区12千米。辖8个行政村。205国道、鹰厦铁路、沙溪河横贯辖境。 历史沿革1997年,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新街、上街、洋口仔、孝坑、连茂、岩兜、饱饭坊、下坑8个村委会。2003年,辖8个行政村,人口0.85万,面积72平方千米。 2011年7月13日,《福建省政府关于三明市梅列区撤销洋溪乡设立洋溪镇的批复》(闽政文[2011]221号)同意梅列区撤销洋溪乡,设立洋溪镇,…… [详细] |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