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11]
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11]
2014年9月30日,根据各有关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申报审核意见,经环境保护部复核,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灵寿镇等781个乡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指标要求,现决定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文号:公告 2014年 第65号 |
双溪镇地处屏南县东北部,距城关18公里,与政和、周宁县毗邻。全镇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74.4平方公里,共有3334户1.7万人。平均海拔860米;平均气温13--19摄氏度,平均降雨量1626--2301毫米,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镇政府所在地为屏南县旧县治所在地(清雍正十二年建县至1950年),有200多年的历史。镇内现保存完好的有文庙、城隍庙、瑞光塔、北岩寺、古民居等文化…… [详细] |
屏南县辖乡。1961年设熙岭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102.9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熙岭、新墘、山墩、大塅、前塘、溪里、井兜、梨洋、塘后、管洋、岭里、秀溪、三峰、四坪、龙潭里、墘头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柿子、油柰、香菇、竹木。.…… [详细] |
霞浦县辖乡。1958年设柏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2.9公里。面积174.6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柏洋、长岩、林洋、车下、郑家山、陈墩、谢墩、董墩、洋中、大岭、阮洋、坑口、周厝坑、吴洋、横江、坂头、前宅、西宅、柘头、南山后、凤洋、禅洋、黄土丘、塔后、西坑、后垄、洋里、戴家山2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黄豆。兼产茶叶、油桐、竹木。.…… [详细] |
北壁乡位于霞浦县东冲半岛南端沿海突出部,距县城92公里,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东濒临东海,与海岛乡西洋岛、台湾东引岛相对,西、西南隔东冲口分别与蕉城区、罗源县隔海相望,东北接下浒镇,西北临官井洋。全乡陆地面积6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33亩,浅海滩涂7200亩,海岸线长达32公里。1986年成立乡建制,下辖北壁、铁炉、东冲、四门桥、盘前、上岐、下岐、池澳等8个沿海村和武岩、河山、会洋等3个山区…… [详细] |
1、地理概况崇儒畲族乡位于霞浦县西北中部山区,是霞浦县三个畲族乡之一,也是老区重点乡之一,地处县境内西北部山区,位于东径119°35′-120°02′,北纬26°36′-26°41′,海拔高度在120-800米之间。乡所在地离县城12.5公里,东接水门畲族乡,东南界州洋乡,西连接福安市,北靠柏洋乡,西南与盐田畲族乡松城办事处毗邻;乡域面积141.3平方公里,下辖27个村委会,183个自然村,总户数…… [详细] |
霞浦县辖镇。1955年设三沙区,1958年改三沙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1.7公里。面积63.6平方公里,人口4.4万。辖陇头、东山、浮山、单斗、三坪、石头鼻、小皓、蔡洋、虞公亭、古桶、东壁、大路顶、八斗、二坑、金鸡、青宝司、花竹、青官蓝、三农、金洋、烽火、古镇、三澳、西澳、东澳、五澳、中心27个村委会和中心、西澳、东澳、五澳4个居委会。三沙湾是全国有名的五大渔场之一,盛产大、…… [详细] |
霞浦县辖镇。1950年设下浒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北濒三都澳,距县城30公里。面积84.5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下浒、西岐、前洋、石湖、柏溪、五家衕、三洲、磺砂、上澳、赤壁、文星明、柘洋、廷亭、金蟹、留金、四斗、大安、居安、浒水、九斗洋20个村委会和下浒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小麦、花生,海产品有黄鱼、带鱼、海带、紫菜、对虾、蛏。.…… [详细] |
霞浦县辖镇。1949年设长春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沿海,距县城17.7公里。面积153.6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洪江、渔洋翷、秋竹岗、长门、武曲、传胪、长春、武岐、文岐、埕坞、长溪、法华、赤沙、里城、外城、加竹、闾峡、蜘蛛网、斗米、积石、亭下溪、下洋城、渔家地、大京、小京、祖厝等27个村委会。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盛产海带、紫菜、对虾。名胜古迹有法华…… [详细] |
柘荣县辖乡。1980年析城关镇设城郊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偏北部,面积72.5平方公里,人口1.1万。104国道过境。辖岭边亭、湄洋、福基冈、前山、赤岭、下村、靴岭尾、金家洋、漈头、南岔、长坑、梨坑、熊透、坑里、仙山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席草、药材、葡萄、黄花菜、蘑菇。.…… [详细] |
柘荣县辖乡。1965年设楮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49.4平方公里,人口1.1万。104国道过境。辖楮坪、坑头、石咸、后楼、秀家宅、仙岭、洋坪、彭家山、茶湾、马蹄岩、湾里、苏家洋、社坪、洪坑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豆类、太子参,盛产油茶。.…… [详细] |
柘荣县辖乡。1965年设东源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公里。面积120.3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宝聚洋、铁场、太洋、西源、西宅、洋边、东源、山岭、仙后、绸岭、青岚面、鸳鸯头、完店、山场、上坭、桃坑、龟洋、岚中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皮革厂、啤酒厂。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油茶、花生、蘑菇、太子参,盛产毛竹。.…… [详细] |
柘荣县辖镇。省油茶基地之一。1958年设富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48.5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富溪、前宅、北岭、叶山、陈上洋、花坪、岭后、东山、霞洋、横龙坑、东溪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茶叶、生姜、蘑菇。.…… [详细] |
柘荣县辖乡。1965年设英山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52.8平方公里,人口0.8万。辖英山、王社、何家山、冈后坪、半岭、李家山、凤洋、田头洋、官安、上宅、熊状、桦岭、岭头、石鼓岚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黄豆、油菜、太子参。盛产茶油、桐油。.…… [详细] |
柘荣县辖乡。省油茶基地之一。1965年设宅中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宅中、赤岩、后垄、坪坑、坑坪、山樟、山竹坑、西坪、蔡山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茶叶、药材、蘑菇。.…… [详细] |
乍洋乡地处柘荣县东部,104国道横穿中部,与浙江省泰顺县相毗邻,与福鼎市管阳镇、潘溪镇相接。.…… [详细] |
礼门乡位于周宁县西南部,与宁、政和相毗邻,乡政府所在地离城关27公里,全乡辖有17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总面积134平方公里,总人口1.67万,乡党委下辖24个党支部,党员481人,其中农村党支部17个,党员358人.乡政府所在地海拔980米,最高的玉山村海拔1100米,最低的后垅村海拔260米,行政村间海拔落差最大值达850米。乡境内以山地为主,其中水田面积8339亩,林木面积9000亩,毛竹…… [详细] |
玛坑乡位于周宁县东南部,东北与福安市康厝乡接壤,东南与宁德市赤溪镇毗邻,西南、西北分别与本县咸村镇、七步镇相接。全乡地域面积73平方公里,设15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全乡人口1.38万人。该乡距县城39公里,梧玛线贯穿本乡境内。周华路连接福安周华。玛坑乡旧属宁德县管辖,明时分属十四都,民国时称咸杉乡。民国37年咸杉乡划入周墩县管辖,改为玛坑乡。元末明初玛坑村汤氏祖先迁入玛坑,定居繁衍,至今已有8…… [详细] |
泗桥原名“泗洲桥”,地处周宁县西北部,距县城3经318公里,与闽北的政和县相毗邻,素有“闽东西大门”之称。乡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海拔900米,全乡共有耕地1.43万亩,下辖12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共有3093户,1.55万人。310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境内物产资源丰富,域内有储藏量大、 品质好的高岭土、稀土矿等资源,木材、毛竹蓄积量多,是我县主要林区之一,水稻、食用菌、茶叶是我乡的支柱产…… [详细] |
九江县新塘乡位于江西省九江县西部,距县城17公里,与瑞昌市、赛湖农场及本县港口街镇、赛城湖水产场、城门乡、新合镇、岷山乡、涌泉乡接壤,地域面积77.3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178个村民小组,共4454户20539人。 新塘乡是一个丘陵山区乡,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现有耕地19792亩、养殖水面4800亩、山林54000亩,全境为丘陵山地与滨湖垅畈相混交连的地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详细] |
东林乡地处武宁县西部山区,西南面均毗邻修水县境,东与船滩、北与南岳接壤,四面环山,溪流密布,北靠峦峰,南附丘陵,景致优美。乡政府驻地噪坑,原名东头坳,建国前属江西省南昌府,武宁三十三州年丰乡。建国后曾立初、高级社。一九五四年迁设东林乡,一九五八年成立东林人民公社后逐渐形成集镇,距县城八十七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14032/,北纬29014/,现日有客车往返县城数趟。全乡总面积97平方公里,东西直径…… [详细] |
一、地理特征(一)、自然地理官莲乡地理座标为东经115″15′,北纬29°18′。乡辖境,东界德安、永修,东北紧靠瑞昌南义镇,东南隔柘林水库与杨洲乡相望,南临巾口、宋溪乡,西北与鲁溪镇接壤。地势西南和中部较高,东南和西北稍低。全乡地形为低山陵区,最高区四角尖位于乡内中部,山体近似东西向展布,最高点500米标高,一般200—500米标高,山之北、西南为丘陵与田园,均低于200米标高。是村落的分布地。…… [详细] |
横路乡位于长江以南,武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1061,北纬291251,距县城32公里,九江108公里,南昌160公里,武汉180公里。民国28年(公元1939年)7月,全国划分为五个时区,即中原时区、陇蜀时区、西藏时区、昆明时区和长白时区,横路属中原时区。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地一律暂定以陇蜀区时间(即重庆时间)为标准,解放后以北京时间为标准。第一章四邻相依东与鲁溪接壤;南隔南皋山与宋溪交界…… [详细] |
巾口乡位于武宁县东部,万岛湖腹部,三面环湖,与县城、罗坪、杨洲、宋溪隔水相望,北与官莲乡接壤,形成东西长,南北狭的地形状况。区域面积84平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8平方公里。全乡共辖北栎、上畈、西下、三山、棠厦等五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1850户,人口7891人。耕地面积6403亩。巾口乡属典型的丘陵、湖滨地貌。陆地土地肥沃,水面岛屿众多,气候温馨宜人,具有优美的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全乡以种植水稻、…… [详细] |
一、名称由来澧溪以澧溪水而得名。澧溪镇,解放前北片大部属湘鄂赣革0据地之一,解放初期设澧溪区,1958年设澧溪人民公社,1984年设澧溪乡,1994年5月30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澧溪为建制镇。澧溪镇政府原驻澧溪老街,老街集镇是县属名镇,因属柘林库区,1962年起,先后在澧溪老街西北约1华里处(横岭)临修武省道北线公路旁重新建镇,距县城41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14°50′,北纬29°15′,原是…… [详细] |
一、历史沿革罗溪区为1951年12月8日由武宁县人民政府新设的区,区号为九区,包括石门在内;1952年7月间,石门从罗溪区分出,石门为九区,罗溪为十区。1955年6月26日,县域改制罗溪区公所下设:罗溪、坪源、炉山、田铺、石门、联村、中村七个乡人委。1958年10月4日撤消原区一级的建制,将七个小乡并成罗溪人民公社(场)。罗溪人民公社下设:丰源、付源、罗溪、东湾、坪源、庄源、杨源、朱山、桐坪、尧山…… [详细] |
上汤乡地处武宁县西北部山区,位于幕阜山中段,九宫山(国家名胜区)脚下,东、西、南邻船滩镇,北接湖北省境,原名温汤,古时以境内温泉而得名,一九八四年必名为上汤。全乡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67亩。其中:水田4784亩,旱地1983亩,山林面积98000亩。全乡辖7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42个自然村庄。(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前全乡8个村,82个村民小组) 全乡总户数1684户,乡村总人…… [详细] |
一、地理特征(一)自然地理宋溪镇南距县城7公里,位于海拔75米的丘陵高地,是庐山西海(原柘林水库)建成逐渐形成的一个自然集镇,地理座标为东径115°06′,北纬29°18′,公路西通修水,东达九江,南过武宁大桥到县城,是我县修河北岸的交通枢纽。北面峰峦绵亘,形成一条自西向东与甫田、大洞、横路、鲁溪、官莲乡的天然分界线。西北是山,东南临水,中间夹着一条狭长的丘陵地带,山多田少。西北大山区(原伊山乡)…… [详细] |
新宁镇位于武宁县城南大门,东连开发区,西濒修河,南邻靖安,北毗县城,地处城郊,与武宁县城一河之隔,属城关镇。该镇原名黄段镇,2003年机构改革撤乡并镇,由原黄段镇、南市乡、严阳乡三乡合一组建成新宁镇,辖16个行政村,176个村民小组,版图面积为 29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为 23560人,镇政府机关设在黄段集镇。全镇呈邱陵地势,南高北低,宋家村地势偏高盛产茶叶,白鹤茶有40多年历史,几经改良,饮誉全…… [详细] |
地理气候:温泉镇位于星子县西部东临鄱阳湖,与白鹿镇秀峰风景区接壤。北倚庐山风景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西长,南北短。北端东西走向的庐山,东南鄱阳湖漫滩平原,中部属丘陵地带,最高海拔1311米,最低60米。温泉镇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处东南亚季风区,气候受庐山和鄱阳湖影响,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交 通:东距星子县城15公里。 北至九江44公里,离庐山机场 仅9公里,公路基础设良好,…… [详细] |
黄沙镇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18.5公里,修铜线(省道)贯穿境内,交通极为便利,境内山峦起伏、河川纵横、景色秀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2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稻香鱼肥、林木茂盛、水能充沛,是修水的粮食大镇、林业重镇、工业强镇。建国五十载,黄沙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年,更显出无限生机,二万多勤劳、善良的黄沙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取得了令人瞩…… [详细] |
修水县漫江乡位于江西省修水县南部,离县城42公里,与山口、复源、程坊、征村四乡镇接壤,地域面积102.6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共1913户8003人。漫江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著名宁红茶的发源地,也是茶工祖师罗坤化的故里,清末民初这里曾是水陆便利、商贾云集、茶庄林立,素有“茶盖中华,价甲天下”之美誉和“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美谈。位于漫江乡西峰岭的古西峰寺也具有三百多年历史…… [详细] |
莲花县辖镇。1955年置坊楼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地处丘陵地带。面积119.7平方公里,人口2.3万。镇政府驻坊楼,距县府20公里。319国道贯境。辖坊楼、江山、小王庙、东边、屋场、甘家、东田、沿背、枧下、新城、寨上、奢下、富冲、树下、洌源、蕉叶冲、小江、罗市、洋桥、田垅2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矿、水泥厂、茶场。农业主产水稻,盛产油茶、竹木。中国科…… [详细] |
莲花县辖乡。1949年置高洲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北部,乡府驻高洲村,距县城30公里。面积103.1平方公里,人口1.5万。罗(市)高(洲)、六(市)高(洲)公路过境。辖高洲、黄沙、路边、高滩、赤洧、朱家、洲里、李家田、严家、江畔、黄天、苍下、冲里、下湾、小背、上塘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矿、水电站、水泥厂、造纸厂、鞭炮厂和渔场。农业主产水稻。.…… [详细] |
莲花县辖乡。1978年置南村公社,1984年更名荷塘乡。位于县境西部,乡府驻龙溪山,距县城12公里。西与湖南攸县交界。面积79.4平方公里,人口1.3万。莲(花)荷(塘)、莲(花)寒(山)公路穿境而过。辖庙下、佳山、珊溪、湾里、井下、路边、严塘、楼下、长内湾、院背、双岭、下益12个村委会。盛产铁矿石和优质无烟煤。乡镇企业有煤矿、铁厂、水泥厂、造纸厂。农业主产水稻。.…… [详细] |
莲花县辖乡。1958年置庙前公社,1961年分置良坊、下布公社,1963年合为良坊公社,1968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乡府驻良坊村,距县城13公里。面积66.2平方公里,人口1.6万。吉(安)莲(花)公路由北而南穿境。辖良三、布口、邑田、白沙、心田、下布、良二、良一、高丘、井二、井一、泉水、歧一、黄源、垄上、言坑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矿、砖瓦厂、电站。农业主产水稻,盛产水果。.…… [详细] |
上栗县辖镇。1959年置赤山公社,1961年属福田区,1962年分置赤山、楼下两公社,1966年复置赤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镇府驻宝塔岭,距县府26公里。面积91.2平方公里,人口5.4万。319国道过境。辖赤山居委会和万新、丰泉、周江、院背、赤山、耿塘、大院、兰田、黄田、麻田、黄岗、幕冲、长睦、湾里、枫桥、天堂、楼霞、高南、泉陂、黄化、新店、观泉、楼前23个村委…… [详细] |
上栗镇地处萍乡北部、湘赣边陲,是县人民0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镇总面积98.9平方公里,总人口8.21万,现辖29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境内交通便利,南(昌)长(沙)公路横贯东西,319国道、萍栗高速公路纵穿南北,形成了纵横交错、平安畅通的城乡公路网络,至省会南昌3小时车程,长沙1小时车程,长沙黄花机场45分钟。上栗文化底蕴浓厚,市镇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文物古迹甚…… [详细] |
分宜县双林镇是“中国夏布之乡”——分宜县之夏布重镇,位于新余市西北23公里,分宜县城东21公里处。东邻渝水区欧里镇、分宜县洞村乡,西连凤阳乡,南与湖泽镇毗邻,北与高岚乡、杨桥镇接壤,有省二级油路直达县城,到市区和县城均只需30分钟,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100.7平方公里,2.6万人。其中集镇面积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0人。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煤炭、石灰石储量…… [详细] |
观巢因鹳筑巢得名,因经济繁荣、人文昌盛成镇,因植被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而扬名。观巢置乡始于清乾隆52年,历经210多年之风霜洗礼,今天,25000多观巢儿女在这片84.43平方公里之土地上继往开来,正以“建设观巢生态农业重镇”之风采昂首再创新辉煌。观巢扼仰天岗北大门,居新余城西北之通衢,距城区6公里。境内仰天岗高峻若屏,被誉为新余之“天然后花园”;水系发育,河溪纵横,孔目江流域自西向东流灌全境;交通…… [详细] |
欧里镇位于新余市西北16公里处,东邻下村镇、观巢镇,南靠观巢镇、分宜县的湖泽镇,西与分宜县的双林镇交界,北与分宜县的洞村乡接壤。辖12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12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314户,总人口17689人,其中农业人口16217人,农户4551户。全镇总面积65.1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55395亩,耕地面积14710亩。境内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铁矿等资源,已探明煤炭储量5000万吨,…… [详细] |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