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有丁字桥(此桥建在一丁字形小河的叉口处,故称),村以桥名。1950年成立会棚乡人民政府设立为十二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十二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丁字桥大队,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丁字桥村村民委员会,2006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富兴镇。 2008年红旗村撤销并入丁字桥村,选举产生丁字桥村村民委员会。 丁字桥村地处龙泉山脉尾部,位于中江县富兴镇西南方向,跟中江县城15公里,距富兴镇场镇5公里,幅员面积6.1平方公里,现有15个村民小组,有村民597户,1442人,44名党员,村三委成员7人。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354亩,人均0.94亩。 |
建兴村地处龙泉山脉尾端,位于中江县富兴镇正西方向,距中江县城18公里,距富兴场镇8公里,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313户,912人,村三委成员7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78亩、人均1.07亩。该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枇杷、贵妃鸡是该村特色产业,1200余亩的建兴水库是水产养殖、休闲垂钓的绝佳之处。 |
红光村地处龙泉山脉尾端,位于中江县富兴镇西南方向。西与德阳市旌阳区长寿村相邻。距中江县城26公里,距富兴镇场镇12公;幅员面积2.9平方公里。全村现有8个村民小组,386户,976人。其中2.3社征地拆迁后,安置于会棚场镇100余户300余人。全村31名党员,村三委成员7人,共有耕地面积1269亩,人平1.27亩,村林地面积2885亩。土溪河穿村而过,有堰塘40余口,中江县垃圾填埋场建于红光村2.3社。
发展优势 1. 交通区位优势,全村道路硬化10公里,社社通水泥路,西面与德阳市旌阳区长寿村相邻。直通德阳市区(距市区18公里)。 2. 生态环境旅游发展优势,村西面位于魏螺山风景旅游区,紧靠旌阳区长寿村寿香谷景点,绿水青山,鸟语花香,休闲娱乐,一站式服务,从而促进了本村旅游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 本村以传统种植为主,现已向经济作物转型发展。种植丹参,桔梗、白芍等中草药材400余亩,生姜种植200余亩。 |
东风村地处龙泉山脉尾端,位于中江县城18公里,距富兴镇7.5公里,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328户,869人,36名党员,预备党员1名,26户贫困户61人,2018年新增4户12人,聚居点两个分别是2社和9社,全村硬化道路7.7公里,村三委成员7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86亩。该村以传统种植为主,干果、养殖业是该村特色产业。 |
群丰村地处龙泉山脉尾端,属浅丘地带,距中江县城28公里,距富兴镇政府8.7公里,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13人,总户数489户,有耕地1059亩,其中水田500亩,林地3590亩,堰塘108口,蓄水池58口,全村党员29人,全村常年在外务工400余人。
群丰村以种植丹参、白芍、生姜为主,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以生产粮油为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