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派潭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派潭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清光绪年间(1871-1908),江姓人家由新丰县半坡村迁至此地开居,取名榕树吓。

解放初期为派北乡第二村。

1952年土改时划分为榕树吓小乡。

1957年成立农联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成立大队,因在榕树吓临时办公,故称榕树吓大队。

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榕树吓乡。

1987年1月,撤区改镇,撤乡改村,称榕树吓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详细]

清康熙年间(1666),黄氏开居始祖黄潮海从新丰黄角屋迁至此地建村,取名密石。

解放初期属派北乡第十一村。

1952年土改时划分为密石小乡。

1957年成立密石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初期与黄沙凼合并成立林场。

1962年体制下放,拆分成立密石大队。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改为密石乡。

1987年1月,撤区改镇,撤乡改村,称密石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详细]

清乾隆年间(1760年),温秉宏从派潭大埔迁至此地建村。

解放初期属派北乡第五村。

1952年土改时划分为背阴小乡。

1957年成立五丰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成立背阴大队。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调整改称为背阴乡。

1987年1月,撤区改镇,撤乡改村,称背阴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详细]

明末邓、黄、朱姓村民迁至现址开居,解放初期属派北乡第四村。

1952年土改时划分为东洞小乡。

1957年成立云锋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成立大队,因驻东洞而取名东洞大队。

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东洞乡。

1987年1月,撤区改镇,撤乡改村,称东洞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

[详细]

解放初期为派东七村。

1952年土改称鹅兜小乡。

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前锋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时并入派潭大队。

1962年体制改革又并到湾吓大队。

1963年又拆分,重新并回派潭大队。

1978年从派潭大队分出,成立鹅兜大队。

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为鹅兜乡。

1987年1月,撤区改镇,撤乡改村,并入派潭村民委员会。

2014年从派潭村委会分出,成立鹅兜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详细]

清初取名黄沙氹。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派西乡一村。

1952年土改称黄沙氹小乡,并入车洞小乡。

1956年农业合作化成立远景农业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成立大队,按驻地称黄沙氹大队。

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改称为黄沙氹乡。

1987年1月,撤区改镇,撤乡改村,2004年并入车洞村。

2014年从车洞村分出,成立黄沙氹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