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21]

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21]

  根据省文明委年度重点工作安排,从2022年8月起,省文明办组织启动新一轮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的评选工作。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初审测评、基层公示、复审抽测等程序,评选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现经省文明委全委会审议通过,拟对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等396个村镇授予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由于该村处于岷江河畔,所以起名为临江河村。1949年,临江河村属临江区谢家坝乡。1955属官亭区谢家坝乡,1961年4月成立甘江头人民公社由甘江头乡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10月至今为甘江头乡临江河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临江河村……。
  相传古时森林覆盖,后居少数民族,起名为布竜村。解放前属于岷县理川镇管辖,1950年设乡,1961年建立人民公社,1983年建村为布竜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布竜村……。
  传李子坝村很早以前是杳无人烟的蛮荒之地。后来有几位横丹村姓李之人逃荒到此,发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很适合农耕。于是他们便在此开荒种田,安居乐业。因是李姓开发地,故起名李子坝。[齐培礼著:《阴平古今地名溯源》,甘肃阴平文化研究会,第38页。]。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碧口区碧口乡辖。1954年4月碧口上、下街成立碧口镇,属碧口镇。1958年12月成立碧口公社……。
  以村旁两沟呈渠状而命名。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碧口区中庙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为9区70乡,仍属碧口区中庙乡辖。1955年10月合并区、乡机构后,今后渠村仍属中庙乡辖。1958年12月成立碧口公社,为碧口公社后渠大队。1961年公社划小,为中庙公社后渠大队。1983年10月中庙公社改为中庙乡,属中庙乡辖。1984年4月后渠大队改为后渠村,村下建合作社。1986……。
  关子村因四面环山,前面一条小梁阻挡,故名。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玉垒区河口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为9区70乡,仍属玉垒区河口乡辖。1955年10月合并区、乡机构后,属碧口区范坝乡。1958年12月成立碧口公社,为碧口公社关子沟大队。1961年公社划小,为范坝公社关子沟大队。1983年10月范坝公社改为范坝乡,属范坝乡辖。1984年关子沟大队改为关子村,村下建合……。
  此地以地理环境命名,原从石门沟老大队分来。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兴文区旧寨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为9区70乡,仍属兴文区旧寨乡辖。1955年10月合并区、乡机构,旧寨乡并入铁楼乡,今石门沟村随之并入,属兴文区铁楼乡辖。1958年12月成立城关公社,为城关公社石门沟大队。1961年公社划小,为铁楼公社石门沟大队。1981年铁楼公社改为铁楼藏族公社,属铁楼藏族公社……。
  王坝以姓氏和自然地理实体而命名。1953年属三官辖区,1955年合作化时,撤销三官区并入城关区辖,1958年公社化后为康宁公社王坝管理区管辖,1961年组建王坝公社,1983年撤社改乡,改设王坝乡何家庄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改镇,沿用何家庄村民委员会至今。何家庄村……。
  早期该村被三个自然村(马鞍、刘家沟、散沟)分为三个岔口,故俗称三家岔下,后改名为山岔村。此前归属历经多次变革,1983年改设村委会属卢河乡,2018年改卢河镇沿属至今。山岔村……。
  廖坝村是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两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4104207。
  以境内的李山村而得名。解放前政府设在李家山,那时间李氏姓氏居民占多数,故名。解放前属康县将利乡所辖,解放后设鸳鸯乡,1958年公社化前属康县毕河乡管辖,公社化后撤销康县建制,属武都县大堡公社所辖的李山管理区,1961年康、武分县,组建李山公社,1983年改为李山乡,2005年撤销李山乡并豆坪乡,李山乡的住址鸳鸯上社取名李山村,2015年撤乡改镇便命名为周家坝镇李山村民委员会。李山村……。
  原名黄渚关,以明清军事要隘黄渚关得名。1996年黄渚成立公社后,建立黄渚生产大队,土地承包到户后于1983年更名中心大队,黄渚行政村,1996年改为黄渚村委会。黄渚村……。
  因位于西狭景区西而故名。合作化时期建同名合作社,1962年为同名大队,70年代中改为“旭光”大队,1972年恢复原;1983年由下峡生产大队改称下峡村,1998年由下峡村改称西狭村民委员会。西峡村……。
  以姓氏和地貌得名。王湾村民委员会驻地王湾社,位于村中心。建国初属索池乡。合作化1955年时建红岭初级合作社,1956年建红星高级社,1958年并入小川公社寨子大队,1962年划归索池,改名王湾大队。1983年由王湾生产大队改称王湾村民委员会。王湾村……。
  在解放前,为防外面土匪抢劫,以山为堡建村,因有茆姓人,从而叫茆堡,公社化时建同名大队,后改名为。1951年前后属冯峁乡,公社化时建同名大队,1966年改“红卫”大队,1971年为茆上堡大队,1983年改为茆上堡村民委员会。茆上堡村……。
  因有三眼泉水而得名,三眼泉水呈三角形分布于三泉寺周围,三泉寺始建于唐代,后重修于大清咸丰十年。自1984年成立三泉村民委员会后,一直沿用至今。三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