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乡镇)”为临安区天目山镇、桐庐县百江镇、嘉善县陶庄镇、义乌市苏溪镇、青田县温溪镇、慈溪市周巷镇、建德市三都镇、秀洲区王江泾镇、玉环市干江镇、长兴县林城镇。 |
天目山镇地处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西北部,东靠青云镇,南连绍鲁乡,西邻千洪乡,北与安吉县报福镇接壤。西天目乡离临安市区23.7公里,杭州76.1公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在西天目乡境内。天目山镇原为浙西行署所在地。1950年,设天目、白鹤、西天目乡 告岭、门口四乡。1965年,合并为西天目公社,1984年,改为西天目乡。西天目乡辖2之个行政村、1.36……。 |
桐庐县辖镇。1950年为建平、安乐2乡,1956年改新德、建安2乡,1958年设百江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与罗山乡合并设百江镇。位于县境西南边缘山区,距县城31公里。面积149.3平方公里,人口1.5万。新(登)淳(安)公路穿境而过。辖百江、双坞、杨村、冯家、联盟、广王、朱门、奇源、金塘坞、罗山、苎坑、乐明、松村、苎麻、钱家、后坞16个村委会。农业以水稻、板栗、山林为主。工业主要有皮鞋、……。 |
陶庄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7公里,处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交界点。东邻西塘镇,南接西塘镇和天凝镇,西靠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北依江苏省吴江市黎里镇和芦墟镇。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平均高程为3.45米。境内湖、河、荡星罗棋布,尤以汾湖最为著名。东西流向的有太河泾港、大寨河、圩水港、贺汇港、斜塘,南北向的芦墟塘等河流流经镇域,是西水东泻的主要泄洪通道。汾湖,系湖州至上海的“湖申乙线”航道。公路南接320……。 |
苏溪镇位于义乌市东北部,东邻诸暨市、东阳市,南界廿三里街道、稠城街道,西连后宅街道,北接大陈镇,是撤扩并之前的区政府所在地,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7万,外来人口7.5万,下辖69个行政村,镇区距市中心10公里,距国际商贸城不足4公里,位于义乌市区发展的主轴线上,37省道、阳光大道、环城北路等纵横镇区,是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中心镇、浙江省……。 |
温溪镇,地处瓯江下游,距县城12公里,离温州40公里,离温州机场60公里。拥有丽水市唯一的出海港——温溪港,330国道贯穿全境,金温铁路从瓯江对面穿过并设有站场,金丽温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并设有出口,水陆空交通便捷。港头工业园区位于开发区的南面,地势平坦,330国道复线四青公路内侧,与沙埠工业园区隔瓯江相望,地理条件优越。温溪镇是青田县的工业重镇,工业基础较好,总量约占全县的一半。目前,经济开发区拥……。 |
元至正元年(1341年),余姚州判叶恒率民再次修筑大古塘,全部易为石堤,该塘自北宋庆历以来历300年之经营,至此始底定规模。有周姓移民来此垦殖而定居于塘南,渐成小巷。沿海鱼虾丰盛,逐步形成集市,故名周巷。(始有村落,并形成海产市场,因周姓人最早居住,故名周巷。宋末元初,就有人搬到这个地域居住,因为最初这一带定居的大多是周姓人士,故该地得名“周巷”。)(据传,曾有文人想把地名取得文雅一点,以“周行”……。 |
三都镇位于建德市东部,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口。与严州梅城古镇隔江相望,历来是建德市东部重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 2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7945.5亩。辖50 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现有人口 26440 人,其中农业人口25524人。2006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 11.73亿元 ,其中实现农业产值2.13亿元,实现工业产值9.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90……。 |
王江泾镇位于浙江沿海北部,距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和乍浦港都在一小时公里圈内。南与嘉兴市区相连,北与江苏盛泽一桥相通,镇内有07省道、乍嘉苏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为浙北重镇增添活力辖区面积1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8万亩,人口8.57万。自南宋以来,王江泾就是-两省交界处的一个丝绸集镇,方圆数十里,日出万匹,镇上店坊林立,市街繁荣,被誉为“衣被天下”的丝绸之府。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镇东的……。 |
干江镇位于楚门半岛最南端,距县城13.5公里,东濒东海,南与鸡山乡隔海相望,西临漩门湾,北接龙溪乡,全镇总面积29.37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23000人,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5.7万元,同比增长31%;农(渔)民人均纯收入5032元,同比增长8%。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工业经济稳中有升】 经济总量增长较快,2004年我镇……。 |
林城镇地处长兴县西南,由原三乡一镇(原天平乡、畎桥乡、太傅乡和林城镇)撤并而成。东临雉城,西倚泗安,南接安吉,北连小浦,全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581个承包组),4个居委会,人口5.8万。 林城交通发达,区位优势突出。318国道、宣杭铁路穿境而过,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在林城设有互通口;水路方面,有长兴港和泗安港横穿境内,是华东地区的“黄金水道”。距沪、杭、甬、苏、锡、常等大中工贸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