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分属三区(燕山)的埠头、龙砂、枫林、垓上乡,四区(大禾场)的大禾、荷岭、渣江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分属大禾、力行、大同、江原乡。 1950年为埠头、荷岭、渣江、西霞、垓上等乡。 1957年为埠头、垓上乡。 1958年为埠头公社。 1961年分为埠头、垓上公社。 1965年又合并为埠头公社。 1984年更名为埠头乡。 |
1950年为隆坪乡。 1958年成立隆坪公社。 1960年并入永丰公社。 1961年恢复隆坪公社。 1968年并入永丰公社。 1984年成立隆坪乡。 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时,撤销了合龙村,并入龙下村。 |
1930年分属十一区(茶园)的均村乡。 1933年划归新成立的杨殷县。 1935年分属万安、兴国县辖。 1941年将分属万安县辖地划归兴国县。 1949年前为精诚乡。 1949年后均村区的东山、坪源、均村等乡。 1957年为均村、长竹乡。 1958年为均村公社。 1961年分为均村、长竹、章贡公社。 1965年又并为均村公社。 1984年更名为均村乡。 |
1930年属茶园区的教富、茶园乡。 1933年属杨殷县。 1935年划回兴国县辖。 1950年为茶园、教富等乡。 1957年属高兴区的茶园、长径、教富乡。 1958年为茶园公社。 1961年分为茶园、教富公社。 1965年又合并为茶园公社。 1984年更名为茶园乡沿用至今。 |
1932年至1935年属崇贤区。 1949年为崇贤乡。 1950年崇贤、崇义、霞光、莲花、龙潭等乡。 1958为崇贤公社。 1961年为崇贤、龙潭公社。 1965年龙潭、方太公社并入崇贤公社。 1970年贺堂公社并入。 1971年恢复贺堂公社。 1972年恢复方太公社。 1984年更名为崇贤乡。 2001年贺堂乡撤销,划归崇贤乡。 |
1930年为枫边、石印乡,属白石区。 1933年从兴国划出,属新成立的龙冈县。 1935年划回兴国县。 1949年为枫边乡。 1950年为枫边、箬坑、石印等乡。 1957年分属城冈区枫边、白石乡和崇贤区崇贤。 1958年与城冈合并属城冈公社。 1961年分出设立石印、枫边2个公社。 1965年石印并入枫边公社。 1984年更名为枫边乡。 |
1932年至1935年先后属永丰县、兴国县、龙冈县管辖。 1949年前为丰永县南溪乡。 1949年后至1956年1月为永丰县第九区南坑、郑枫、箬坑、富兴等乡。 同年2月划归兴国县,属良村区,为南坑、富兴乡。 1958年属良村公社。 1961年析出为南坑公社。 1984年建乡换届为南坑乡。 |
1932年至1935年属方太区。 1949年前为方太乡。 1949年后为崇贤区的方太、宝山、合富、井口等乡。 1957年合并为方太乡。 1958年成立方太公社。 1965年并入崇贤公社。 1972年恢复方太公社。 1984年更名为方太乡。 2003年里山村并入百丈村,丰根村并入富坑村。 |
唐僖宗年间钟姓建圩。 清代属宝城乡长信里,康熙年间有龙岗头圩名。 1927年“三点会”帮会纵火焚烧圩场,随后修复,取名鼎龙。 明嘉庆年间杨村社集市,清代有槎口圩(长信茶口)。 1930年分属二区(鼎龙)的鼎龙、杨村、里坊、长信、园岭乡;1950年为塘石区(后改为上社区)蕉岭、杨村、田溪乡和江背区的鼎龙、盘溪、湖溪、水头乡。 1957年为鼎龙、杨村两个乡。 1958年成立鼎龙公社。 1961年分为鼎龙、长信、杨村公社。 1965年又合并为鼎龙公社。 1969年分属长冈公社、园岭林场。 1972年以原辖地恢复鼎龙公社。 1984年更名为鼎龙乡。 |
1930年分属一区(石门坳)的长冈、石门、燕子乡,1949年分属为塘上、潋口乡。 1950年为塘石区(1951年改名上社区)的塘石、秀塘、上社、集瑞、长冈、石门等乡。 1957年为上社、长冈乡。 1958年为长冈公社。 1961年分为上社、长冈公社,1965年合并为长冈公社。 1984年更名为长冈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