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碾庄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碾庄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由鲁楼、杜庄、学庄三个自然庄合并,以鲁姓人口最多而取名鲁楼。
洪武年间原名岱瞳山,因境内有一座海拔45米的孤山丘而得名。后演变为岱山,村委会驻地岱山得名岱山村村民委员会。
相传当年王母娘娘从井墩去八集过满山,经过此地生下一子而取名“生子墩”,后简化为生墩。因村委会驻生墩,故而得名生墩村村民委员会。
因1901年有姓孔的大户人家在此居住,取名为孔庄。村委会驻孔庄得名孔庄村村民委员会。
最早是个湖滩,打鱼的人都在这凉网歇脚,取名为凉网滩,谐音“练滩”。村委会驻练滩,故而得名练滩村村民委员会。
该庄李姓约占80%,早年又逢集市,故名。
最初因住户稀少,野草芦苇丛生,村民割草晾晒作为燃料使用得名柴庄,后私塾先生希望才庄人才辈出,改名才庄。
庄内新中国成立前有一座庙,由此取名宗庙,新中国成立被拆除。村委会驻宗庙得名宗庙村村民委员会。
因原始六姓氏建的自然庄,合并为六户村之意。因村委会驻大六户,故而得名六户村村民委员会。
七成居民集聚在村部周围而命名为井墩,村委会驻井墩得名井墩村村民委员会。
早年此地百姓多种桑养蚕而得名桑园。村委会驻桑园得名桑园村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