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康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康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1、城关镇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 因是康县政府所在地得名。
  自然环境:城关镇位于康县中部,总土地面积12.55万亩,耕地面积0.9万亩。平均海拔1056米,年平均降雨量740毫米,全年无霜期210天,年平均气温10.9℃。行政区划:辖3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527户,乡镇总人口23901人,乡镇从业人员12052人。六通情况:10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9个村通电话、通自来水,4个村通有线电视。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0所……[详细]
  平洛镇因镇政府驻平洛村而得名。 [详细]
  以驻地有一古城堡而得名,相传为杨氏西征时构筑。 [详细]
  岸门口镇因地处燕子河与中节河交汇处,且街道民居门面向街,后檐临河,屋基多建于河岸,故名岸门口。 [详细]
  两河镇因镇政府驻清河与麻柳河交汇处而得名。 [详细]
6、长坝镇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 以川坝较长而得名。
  自然环境:长坝镇位于县城西北部28公里处,总土地面积22.99万亩,耕地面积2.69万亩。平均海拔1140米,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2℃,全年无霜期21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282户,乡镇总人口13962人,乡镇从业人员7002人。  六通情况:17个村通电,18个村通邮,11个村通电话,14个村通公路,9个村通自来水。……[详细]
  云台镇因镇南有云台山而得名。原名白马关,系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所设。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白马关设立康县县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县址迁于岸门口后,更名为云台。 [详细]
  阳坝镇因梅园河流经境内,两岸分为阴坝,阳坝,街道及镇区建筑多在阳坝,因此得名。 [详细]
  王坝镇因乡政府驻王家坝村而得名。 [详细]
  豆坝镇因为豆姓人先来此居住而得名“豆坝”。 [详细]
  相传碾坝镇政府驻地附近有一古老碾盘,故名碾子坝,简称碾坝。 [详细]
  相传西晋元康年间(291—299年),有黑胡子杨大人率兵西行,途中儿子掉队,在隘口回望儿子,故名望子关。 [详细]
  清康熙六年(1667年),在大南峪镇一带改设大兰驿,因谐音而得名大南峪。 [详细]
  因此地居民大部分姓周故得名。 [详细]
  明正德五年(1510年),在铜钱坝村开山采铜,铸造铜钱,铜钱镇因而得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