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广州市2021年绿色社区[17]

广州市2021年绿色社区[17]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成〔2020〕68号)、《广东省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粤建节〔2021〕84号)的要求,广州市在原“广东省绿色社区”“广东省宜居社区”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经过组织发动、社区申报、街道推荐、各区初核,市级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对照相关创建标准(见附件2),初步同意795个社区为广州市2021年绿色社区。
  因地处大沙村,故名。2001年10月,撤新滘镇建街时成立,并沿用至今。2016年拆分为大沙社区和珠江御景湾社区。大沙社区……。
  建于环秀坊,故名。2001年10月,撤新滘镇建街时成立,沿用至今。环秀坊社区……。
  因辖内有大型住宅类小区珠江御景湾,故名。自2016年成立以来沿用至今。珠江御景湾社区……。
  因地处西滘村,故名。2001年10月,撤新滘镇建街时为西滘一、二居委会,2005年合并后为西滘社区居委会,并沿用至今。西滘社区……。
  因地处琶洲村西南部,故名。2002年,新滘镇撤镇建街,成立琶洲街道时成立琶洲西南居委会,沿用至今。琶洲西南社区……。
  地处磨碟沙北部,故名。2002年,新滘镇撤镇建街,成立琶洲街道时成立磨碟沙北居委会,并沿用至今。磨碟沙北社区……。
  地处磨碟沙南部,故名。2002年,新滘镇撤镇建街,成立琶洲街道时成立磨碟沙南居委会,并沿用至今。磨碟沙南社区……。
  因辖内有主要住宅类小区雅郡花园,故名。2002年,新滘镇撤镇建街,成立琶洲街道时成立雅郡花园居委会,沿用至今。雅郡花园社区……。
  “龙潭”意为水乡,龙聚居之所之地,故名。1960年初,为龙潭村村名委员会。2002年“村改居”,分别设立了骏龙居委会、聚龙居委会、颖龙居委会、万年西居委会、万年东居委会。2005年4月,由当地的五个居委会合并为龙潭居委会并沿用至今。2016年8月拆分为龙潭社区和万年社区。龙潭社区……。
  因地处土华村,故名。1987年,为土华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3月“村改居”,分别设立了土华东居委会、土华南居委会、土华西居委会、土华北居委会、华泰东居委会、华泰西居委会。2005年4月,由当地六个居委会合并为土华居委会,并沿用至今。2016年8月,拆分为土华社区和华泰社区。土华社区……。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已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6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并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小洲村南临珠江南河道,隔江与番禺相望,东临牌坊河,峙对官洲岛和仑头,西北与土华村相接。小洲村是珠江几千年来冲积形成的,面积达6013.8亩,境内河涌长达10公里。村民世代以种果为生,果树成片,瀛洲生态公园与附近的果林共约2万亩,素有广州“……。
  因地处赤沙村东南方向,故名。自2016年命名以来沿用至今。赤沙东南约社区……。
  因辖内有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等多个院校,故名。自2002年10月成立以来沿用至今。学院社区……。
  因地处北山村,故名。2005年7月,由北山村原青云社区居委会、桃源社区居委会、龙吟社区居委会合并成立北山居委会,并沿用至今。北山社区……。
  因原桃源坊,故名。自成立以来,名称沿用至今。桃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