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县辖乡。1949年设白碌乡,1958年并入鲁家沟公社,1961年分设白碌公社,1983年改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83公里。面积202平方公里,人口0.6万。309国道过境。辖碌丰、复兴、前进、田家岔、铧尖、中山梁、曳碾7个村委会。地处干旱山区,峡谷纵列。农业主产小麦、豆类、马铃薯、胡麻。畜牧业以牧羊为主。.……[详细] |
定西县辖乡。1949年设太平乡,1958年并入葛家岔公社,1961年分设石峡湾公社,1983年改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56公里。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1万。有县乡公路与312国道相接。辖石峡湾、清水、景子岔、新建、三湾、三岔、九岔、站湾、长川、三泉、大泉湾11个村委会。属干旱山区,沟壑纵横。农业主产小麦、马铃薯、谷子、胡麻等。畜牧业以牧羊为主。.……[详细] |
定西县辖乡。1949年设新集乡,1958年并入葛家岔公社,1962年分设新集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5公里。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1.7万。有县乡公路与312国道相接。辖大南岔、小南岔、新集、大园、鲁家岔、丰旺、仁义、井坪、坪原、中义、西坪、田坪、进马、石湾14个村委会。地势重叠起伏,沟壑纵横。农业主产小麦、豆类、马铃薯、胡麻等。畜牧业以牧羊为主。.……[详细] |
定西县辖乡。1949年设青岚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0年更名为青岚山公社,1983年改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222.8平方公里,人口2万。定(西)会(宁)公路过境。辖青岚、任川、青湾、王家湾、郑沟、红庄、付家、郭川、青义、榆林、贾川、庙坪、车门川、下湾、赵家岔、原坪、大坪、花岔、上坪、打鹿岔20个村委会。地处干旱山区。农业主产小麦、豆类、马铃薯、胡麻等。畜牧业以牧羊为主。.……[详细] |
定西县辖乡。1949年设高峰乡,1958年并入红堡公社,1961年分设高峰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68.5平方公里,人口0.9万。有县乡公路接定(西)临(洮)公路。辖麻地湾、关庄、马营滩、牌坊、新泉河、红光、陈门寨、红堡、明星、贡马、坪湾11个村委会。地处高寒阴湿山区,水泉较多。农业主产小麦、豆类、马铃薯、胡麻、党参等。畜牧业以牧羊为主。.……[详细] |
定西县辖乡。1949年设石坪乡,1958年并入西巩驿公社,1961年分设石泉公社,1983年改置石泉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136.7平方公里,人口1.8万。有县乡公路接312国道。辖大方坪、石泉、上川、下坪、赵河、中寺、扈家峡、合营、中坪、竹林、中山、湾罕 、石园、山庄、岳罕 、吕坪16个村委会。地处二阴山区。农业主产小麦、豆类、马铃薯、胡麻。畜牧业以牧羊为主。.……[详细] |
定西县辖乡。1949年设杏园乡,1958年并入宁远公社,1961年分设杏园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9公里。面积105.6平方公里,人口0.8万。有公路与312国道相接。辖李家河、牛营、张家山、南家川、郑家川、朱家湾、刘家湾、白虎、康家庄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豆类、马铃薯、胡麻等。畜牧业以牧羊为主。.……[详细] |
安定区位于甘肃中部,北靠工业重镇兰州,南临古都西安,既是中原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和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又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陇中苦甲天下”之说。2001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组织宣传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安定区辖2个街道、12个镇、7个乡:中华路街道、永定路街道、凤翔镇、内官镇、馋口镇、称钩驿镇、鲁家沟镇、西巩驿镇、宁远镇、李家堡镇、团结……[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