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3]

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3]

  彭州市桂花镇等50个乡镇为“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渠县辖乡。咸丰年间置草坝场,1953年置宝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1.9万。乡村公路与318国道交会。辖宝城、和平、石人、新光、马头、万福、马鞍、红堡、玉皇、复兴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制糖、竹编、酿酒、粮油加工、建材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产甘蔗、青麻、油菜子。养殖业以生猪、羊、家禽、淡水鱼为主。.……。
  宣汉县辖乡。清乾隆年间建场,1949年置镇雄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毛坝公社,1984年置毛坝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后河中游,距县城29.3公里。面积143.7平方公里,人口2.3万。襄渝铁路设站过境,210国道南北贯通,后河常年通航。辖老街、大堰滩、弹子、堰口、长征、炉旺、大水凼、欢喜、云蒙、红岩、海棠、冒尖、天平、磨子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
  巴中市辖镇。1951年置渔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47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2.9万。境内巴中至旺苍至阆中公路过境。辖新桥、金山、金星、太极、古井、五岭、升旗、远望、槐树、土地、石门、金凤、玄台、凤鸣、太阳、凌云、后溪、苟院、箭弓19个村委会和万寿居委会。电话进入程控。乡镇企业有农机修造、酿造、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
  平昌县辖乡。1946年从巴中县划归平昌县置邱家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2公里。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1.7万。平(昌)镇(龙)、通(江)达(川)公路在此交会。辖川坪、万兴、老龙、三尖、漏明、飞龙、寨山、凉风、柏院、点灯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油菜子,特产茯苓、黄柏、杜仲。养殖业以生猪、蚕为主。.……。
  宝兴县辖藏族乡。1928年置硗碛乡。1952年建硗碛藏族自治乡,1958年建硗碛藏族公社,1984年改为硗碛藏族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955.9平方公里,人口0.5万。宝(兴)硗(碛)公路终点。辖咎落、夹拉、泽根等4个村委会。境内名贵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有虫草、天麻、贝母、鹿茸、麝香、豹骨、猴骨、熊胆等近千种,有珍贵动物大熊猫、小熊猫、牛羚等。乡镇企业有木材加工厂和采石场。农业主产……。
  眉山县辖镇。全省小集镇建设试点镇之一。清设崇道乡,1914年建太和镇,1958改公社,1980年复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32.5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群益、花碑、勤俭、建国、嘉陵、高店、柏树、怀安、八一、龙亭、龙安、狮子湾、河心、大林、石莲、永丰、青白、红卫、立新、仙桥、新江、三江、双楠24个村委会和一至五街5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电子、食品加工、饲料、制糖等厂。农业主产水……。
  因丹棱在南朝齐明帝时期称为齐乐郡,故名。齐乐镇是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下辖镇,于2019年12月6日设立。2019年,撤销丹棱镇、石桥乡、双桥镇,设立齐乐镇,将原丹棱镇、原石桥乡和原双桥镇石河村、黄金村、宿场村、梅湾村、龙埂村、天宫村以及杨场镇狮子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齐乐镇管辖,齐乐镇人民政府驻滨河南路176号。……。
  资阳市辖镇。1909年置阳化乡,1940年改保和乡,1951年分置保和镇,1955年乡、镇合并设崇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复建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14公里。面积115.1平方公里,人口6.4万。资(阳)乐(至)公路过境,阳化河通航。辖清明、筒车坝、九岭、黄谷、永兴、钓鱼、山品、育才、代家沟、金星、文秀桥、晏安坝、永万村、九龙洞、文龙寺、红堰、金山寺、天鹅、团山、马蹄……。
  安岳县辖镇。1941年置麟凤乡,1958年改林凤公社,1984年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47.5平方公里,人口3万。石羊河纵贯乡境,大安公路过境。辖其林、独林、石滚、新坝、长林、大坡、天池、松林、横山、桥堰、山湾、玉带、学田、大月、华阳、青山、南泥、育才、七龙19个村委会和麟凤街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汽车修理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油菜子、棉花、蚕茧,养殖生……。
  因原松岗土司官寨位于峡口而得名,松岗,嘉绒藏语,意为峡口上的官寨。清乾隆八年(1743年),置长官司,辖木足、脚木足、白湾、木尔宗、上四大坝、下四大坝(今日部、草登、康山3乡部分地区)和6个(自苏希圣袭土司后改为4个)垄巴。1952年,设松岗区。1956年,设白湾区,松岗区更名木足乡,属白湾区。1958年,析置本真区。1965年12月,改为松岗公社。1984年,公社改松岗乡。2001年3月,乡改松……。
  “麦溪”原名为“墨溪”,由热曲河和唐克流出的麦曲河在黑河桥交汇由东向西横贯全境,注入黄河。“麦溪”之称就是以河水“墨溪”而得名。麦溪乡境域原属嘎基卡、幕、俄藏3部落。1958年,设麦溪乡。1971,改麦溪乡公社。1984年,公社改麦溪乡。若尔盖县辖乡。1958年置麦溪乡,1971年改公社。1980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西与甘肃省隔黄河相望,距县城68公里。面积530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幕俄……。
  汶川县辖镇。原属灌县(现都江堰市),1957年划归 ? 汶川县,1958年成立公社,1980年置乡,1984年建镇,1992年石百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70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0.8万。漩(口)三(江)公路过境。辖老人树、寨子坪、黑土坡、连山坡、大岩洞、黄家坪、牛塘沟、大槽头、衔凤岩、郭家坝、刘家沟、茅坪子、马家营、灯草坪、白石、高峰、陈家山、白果坪18个村委会和水磨镇1个居委会。……。
  黑水县辖乡。1952年置沙石多乡,1967年改工农公社,1973年更名沙石多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709平方公里,人口0.2万。黑(水)壤(口)公路过境。辖杨柳秋、马河坝、银真、干市坝、0沟、羊茸、昌德、甲足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材加工厂、砖瓦厂。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兼产油菜子、大蒜。畜牧业有牦牛、绵羊。……。
  甲根坝为藏语,甲意为围墙,根意为土坎,甲根坝意为土坎围墙中的坝子。1952年,设甲根坝乡。1957年,更名朋布西乡。1966年,改为先锋公社。1975年,更名甲根坝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2019年12月,撤销朋布西乡、甲根坝乡,设立甲根坝镇。2019年,撤销朋布西乡、甲根坝乡,设立甲根坝镇,以原朋布西乡和原甲根坝乡所属行政区域为甲根坝镇的行政区域,甲根坝镇人民政府驻木雅路1号。……。
  炉霍县辖乡。1956年置斯木乡,196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0.2万。317国道过境。辖吉绒、扎交、克木、瓦达、忠仁达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豌豆。2020年,撤销斯木镇、宜木乡,设立虾拉沱镇,以原斯木镇和原宜木乡所属行政区域为虾拉沱镇的行政区域,虾拉沱镇人民政府驻虾拉沱村1组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