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朱口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朱口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明嘉靖二十年(1541)张姓人迁此建村,故名张庄,又因此村有一个人身居高官,后改名老官张。1949年后因王庄与双黄楼村落连接,在老官张附近,改名为新张。
明万历元年(1573)有位名叫朱大千的人从外迁此居住,渐成村落,取村名朱大千。
明嘉靖九年(1531)崔姓迁此建村居住,村中有许多小巷子,故取村名崔胡同,后演化为崔古同。
清光绪年间张姓从外地迁此建村定居,在村内盖有一座小庙,取名张小庙。后因人丁兴旺村落较大,更名为大张。
明弘治二年(1489)有李姓迁此定居,并修建一座庙堂,名二郎庙。因与马头镇的后庙接邻,故取名为前庙。
清顺治三年(1646)曹姓村民从曹店迁此建村居住,取村名曹庄。
原名马庄。后曹姓人山西洪洞在此开店营生,并逐年增多,马姓人外迁,故改村名为曹店。
清顺治六年(1649)陈氏迁此建村,故称陈庄。后因重名且村靠铁底河,地势低洼,故更名为洼陈。
明弘治元年(1448)石姓从外地迁此建村居住,后因人丁兴旺村落较大,取村名大石。
明万历十九年(1599)有一户赵姓村民迁此建村居住,因在周围村庄人缘较好备受尊重,称此村为赵斋公村。后更名为赵庄。
明弘元年(1488)韩姓村民在此建村,盖了许多楼房,取名韩楼。
清顺治元年(1644)有一个叫王成的人,逃荒到此地并烧窑卖砖为生,后村民呼此村为王成窑,后演化为王窑。
明洪武二十年(1387)李姓迁此居住,此地原是一片芦苇荡,取村名芦李。
明正德四年(1509)有朱姓在此建村居住,后来村子逐年扩大,取名大朱。
清康熙三十年(1691)陈、李两姓迁此建村居住,取村名陈和李。后李姓人丁兴旺,更名为二李。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