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转楼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转楼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清顺治元年(1644)祁姓迁此建村,因村南有一村庄名小祁,故取村名大祁。
明万历年十一年(1583)赵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建村居住,后人口增多村落较大,取村名大赵。
清顺治五年(1648)王姓迁此建村,以买卖杂货交易为生,后在村内起集,取村名王集。
孙姓于明初由山西晋阳县迁徙自此建村定居,在村东北角用砖石修一拱桥,取村名孙桥。
唐世宗年间此村原名仁义寨。寨东半里处有条沙河,河边有一埠口,为经商贸易集会之地,后因洪涝,埠口被淹,而仁义寨用土加高,集会逐向西迁移,日久天长,后人演变为台寨。
原名黄庄。明洪武元年(1368)王氏家族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城内迁此居住。清顺治元年(1638)黄姓绝嗣,王氏家族人丁兴旺,在村中建大庙一座,取名王庙。
明嘉靖年间张姓迁此建村,取村名张屯。
清光绪年间宋氏十二世祖迁此建村,取村名宋庄。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此地有一座琉璃庙,后来吴、张、李多姓居此建村,取村名为琉璃堂。
清康熙三年(1664年)谢姓迁此建村,取名谢庄。
明万历年间朱姓迁此建村,取村名朱庄。
明万历年间建村后,原名张庄。因其村姓张人多,常常闹架,互不团结,后经官方调节,消除隔阂,全村和和睦睦,逐更名为和张。
清道光十一年(1831)耿姓迁此建村,后建一楼房,取名耿家楼。后演变为耿楼。
清嘉庆十五年(1810)姬姓迁此建村,取名姬庄。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