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镇社区位于中江县城西南,与金堂交界,距中江县城22公里,辖1.2平方公里,省道101线穿镇而过,距省会成都76公里。总人口3855人,其中外来经商1000余人,暂住人口1300余人。场镇共有10条路、3条街道、2条巷,1个城南新区。场镇辖区共有7个居民小组,成立了治安联防队1个、社区综合工作站1个、社区便民服务站1个,辖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1个,人民调解员10人,辖区单位矛盾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5个,社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领导小组1个、社区工会委员会1个、社区警务室1个。 |
此名寄托了当地群众希望兴旺平安的美好愿望。2002年成立,选举产生兴安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兴隆镇至今。 兴安社区和磨子桥村地处兴安场镇,该便民服务点,位于中江县南面,兴隆镇东北面,距中江县城26公里,距兴隆场镇6公里,三金路穿社区而过,属浅丘地貌。368户,1135人(其中,场镇居民189户,621人)幅员面积0.5平方公里。水源充足,旱涝保收。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收入。 |
兴隆村位于中江县城南面,兴隆镇西北面,本村的1.2.3.8.9.10社依托唐巴公路边沿居住,西眉湖贯穿5.6.7社,距中江县城24公里,距兴隆场镇1公里,部分村民与场镇住户交叉居住。处于龙泉山脉中端,属浅丘地貌。全村辖10个社,980户,2490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0亩,其中水田面积44亩。兴隆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两大支柱产业,全村种植各种蔬菜200余亩,春洋芋350余亩,科学养殖大户4户,每年年出栏肥猪150余头,有品牌的牛业公司一个。兴隆村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有村级阵地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卫生医疗站及电教室等150平方米。 |
舒坝村位于中江县城南面,兴隆镇西南面,距中江县城25公里,距兴隆场镇3公里,处于龙泉山脉中端,属丘陵地貌。全村辖10个社,751户,1968人,幅员面积2.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18.7亩。舒坝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两大支柱产业,种植业主要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现全村种植西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800余亩。舒坝村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现有村社道水泥路8.5公里,机耕路4公里,建有村级活动场所、文化室、卫生医疗站等150平方米。 |
银河村位于中江县城南面,兴隆镇北面,距中江县城26公里,距兴隆场镇4公里,处于龙泉山脉中端,属深丘地貌。全村辖8个社,523户,1649人。幅员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3亩。现银河村以粮为主导,木耳,菇类为引导,现全村种植辣椒、瓜类和蔬菜100亩以上,银河村经济作物初显规模化。建有村级阵地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卫生医疗站及电教室等200平方米,安装程控电话200多部。银河村的山、水、林资源丰富,青山绿水,四方紧靠人民渠,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 |
翠竹村位于中江县城南面,兴隆镇东面,兴清路贯穿我村,距中江县城20公里,距兴隆场镇4公里,已建成的城东南高速公路途径我村十社、六社,五福大道途径我村一社、二社、七社、十一社。全村辖14个社,988户,2549人,幅员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70亩。翠竹村主要以种植蘑菇、养殖为主,全村现在种植蘑菇100余亩,五家初具规模的养殖户。翠竹村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有村级阵地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卫生医疗站及电教室等200平方米,安装程控电话240部。 |
长虹村位于中江县南面,兴隆镇东面,成德南路、兴太路及兴隆大道穿腰而过,距中江县城20公里,距兴隆场镇2公里,属平坝地区。全村九个社,共560户,1621人。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3.9亩。长虹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种植业主要以食用菌和蔬菜为主,现全村种植食用菌300余万袋,蔬菜300余亩,养殖肉牛800余头。长虹村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有村级阵地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卫生医疗站及电教室300平方米,建有村道水泥路2.5公里。 |
五里坝村位于中江县城南面,距中江县城22公里,紧临兴隆镇政府,唐巴公路、兴清路、兴太路从五里坝村通过,天然气输气站、兴隆车站、电信局、邮电局、自来水厂在五里坝村境内。全村地貌平坦,沟渠纵横,村道、社道四通八达,生产条件十分优越。全村耕地面积420亩,共1036户,2560人,其中中共党员47人。全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食用菌、经商和外出务工为支柱产业。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村阵地建设健全,村办公楼里设有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图书室、播放室。 |
双堰村位于中江县城南面,兴隆镇西北面,紧临唐巴公路,距中江县城21公里,距兴隆场镇3公里,处于龙泉山脉中端,属深丘地貌。全村辖22个社,1108户,2998人。幅员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93亩。双堰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两大支柱产业,种植业主要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现全村种植辣椒、西红柿、瓜类等大棚蔬菜800余亩。双堰村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有村级阵地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卫生医疗站及电教室等200平方米,安装程控电话220部,建有村道水泥路20.25公里。 |
铜矿村位于中江县城南面,兴隆镇东南面,紧临兴青公路,距中江县城30公里,距兴隆场镇6公里,属深丘地貌。全村辖9个社,581户,1493人。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5亩。铜矿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两大支柱产业。铜矿村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有村级阵地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卫生医疗站及电教室等120平方米。建有村道水泥路2公里。铜矿村的水资源丰富,紧接人民渠,环境条件优越。 |
仁寿寨村位于中江县城南面,兴隆镇东南面,紧临兴清路,距中江县城22公里,距兴隆场镇4公里,属浅丘地貌。全村辖14个社,1031户,2986人。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71.8亩。仁寿寨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有村级阵地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卫生医疗站及电教室等150平方米。建有村道水泥道2公里,社道水泥路8.8公里,户间道4公里。仁寿寨村的山、水、林业资源丰富,饮用自来水水质优良。 |
龙河村位于中江县城南面,兴隆镇东南面,距中江县城26公里,距兴隆场镇6公里,地处富顺河流,实属丘陵地貌。全村辖18个社,958户,2726人,耕地面积1680亩。龙河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两大支柱产业,种植业主要以经济林木的水果,现成片的水果基地达300余亩,朝天辣椒及花生蔬菜为经济支柱。龙河村利用富顺河流的丰富水资源,建了6座电灌站,该村已建好村卫生医疗站,村级办公室、文化活动室、电教室等300平方米。 |
碾子湾村位于中江县城东面,兴隆镇东南面,紧临兴福路,地处金中交界处。距中江县城30公里,距兴隆镇场镇8公里,属丘陵地貌。辖15个社,715户,2050人,耕地面积1710.3亩。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两大支柱产业,种植业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西瓜等,种植面积达410余亩。已修建村级基础设施包括卫生医疗站,面积100平方米。山、水、林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是发展的好地方。 |
兴青村位于中江县城南面,兴隆镇东南面,县道兴清路穿村而过,紧临清河乡、太平乡,距中江县城29公里,距兴隆场镇8公里,沱江河支流清溪河横穿而过,属浅丘地貌。全村辖9个社,682户,2121人,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3.6亩。兴青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劳务输出为辅,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种植业主要以莲藕、水果、经济林、蔬菜种植为主,现全村种植莲藕100余亩,水果、经济林及蔬菜200余亩。养殖业以水产养殖为主,堰塘河流共计100余亩,全部高密度养鱼。 |
磨子桥村地处兴安场镇,位于中江县南面,兴隆镇东北面,距中江县城26公里,距兴隆场镇6公里,三金路穿村而过,属浅丘地貌。辖11个社,735户,1802人,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7亩,其中田430亩,塘堰100余亩,人民渠跨越本村1.5公里。水源充足,旱涝保收。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收入。村级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村级办公室、文化办公室、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
柑园村位于中江县东南面,兴隆镇东面,紧邻兴太路、兴福路,距中江县城29公里,距兴隆场镇6公里,属丘陵地貌。紧临清溪河,上至太平乡油莲花塘,下至富顺埝。沿河两岸每日垂钓人数颇多,日均40人以上,是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全村辖14个社计864户,2373人,耕地面积1431亩。全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两大主产业。主要种植油菜、蔬菜、水果、藕、西瓜等作物。现全村种植油菜500余亩,蔬菜200余亩,水果100余亩,藕300余亩,大棚西瓜20余亩,常规西瓜50余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