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元宝山区平庄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元宝山区平庄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清光绪九年(1883年),敖汉旗3户农民在此地建村,故名敖汉窝铺。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村,因村前苇塘里的水呈黄色,蒙古语称“谢日淖尔”,意为黄水泡子,后演变为什二脑,故名。

清光绪元年(1875年)建村,位于五十家子下边的平川荒地上,故名下荒。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建村,此地原是王爷的牧场,蒙古语称“马勒沁艾里”,意为牧民营子,后演变为马蹄营子,故名。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建村,因村西有一孤土山,故名孤山子。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3户人家在此建村,故名大三家。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建村,位于沟口处的山脚下,故名山嘴子。

清乾隆九年(1744年)建村,村民善于种植大麻,畅销邻村各地,故得名拉麻地,因与“喇嘛”谐音,人们误称“喇嘛地”。1982年平庄矿务局在此地钻水源井,遂更名水源。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村,以村北小山岭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