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睢县凤城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睢县凤城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明初,辛姓兄弟三人定居于此,称三辛庄。后有一旗官亦居于此,改称辛屯。后袁、徐、胡、贾、李等姓陆续迁入,辛姓迁往河集乡辛庄,仍称辛屯。
宋景德状元,官谏议大夫,景宪大中大夫,张师德尝讲学黄园经此,求学者甚多,地洼潴水,舟载以行,摆渡于此,交易日隆,逐以码头名村。后讹成马头。
明洪武年间,王孔照由山西洪洞富礼村迁此,种菜为业,村名王菜园。后王氏弃菜种粮,改称王庄。
据出土石碑记载,元末明初,康继业奉命由山西洪洞迁此,依河建村,故名康河村。
清代,许姓居此称许庄,后因王姓筑楼一座,改称王楼。
张氏居谯久矣,五代后唐张谊,系长兴进士,官左拾遗,宋张去华系建隆状元,官工部侍郎法华予师德系景德状元,管谏议大夫,大中大夫,村有高地系工部侍郎所筑府台,故名张公台。
明初,阮氏始祖志满从福建省福州府连江县永贵里随成祖北征调睢,于城东0.5千米处建东西二楼,称阮东楼、阮西楼,后与后营口,陈家岗并为一村统称阮楼。
明洪武年间,杨成因定鼎功袭封千户,由江南扬州仪真县迁考邑,居桃堌河阳,人口繁衍,其曾孙宗由桃堌河阳析居于此,因距地城三里,故名三里庄。
原系城北福路嘴村袁家的外庄园,建有平顶楼房,村名袁平楼。清中期,裴姓由山西洪洞迁来居住,人口渐多,袁姓外迁,改称平楼至今。
明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袁可立,晚年辞官居睢州城中,设别墅于此,故名袁庄。
清顺治孝廉蒋奇猷,晚年于此辟花园成村,名蒋花园,奇猷殁后葬此,改称蒋坟。
清康熙岁贡生候选知县刘如楫由城内迁此建村,并筑楼1座,以氏与楼名村称今名。
明代,叶姓旗官屯因于此,故名中旗屯。民国后期改“旗”为“吉”称今名,今无叶姓仍名。
明代,周姓居此筑楼,村名周楼,周氏外迁。因距城十里设驿站于此,更名十里铺至今。
林蔚原籍福建省福州府人,明太祖平定东南,率其弟及族人从征,授冠带总旗,定鼎论功授校尉,调屯睢阳卫附郭膏腴之地,与族人各建村而居,蔚为兄,居村称大林店。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