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成立居委会,2004年成立东街社区,至今无变更。 中心镇东街社区成立于1965年,东南方与环江村相邻,西接南街社区,北邻北街社区,属于中心镇镇所辖社区。
社区现有6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1697人,流动人口1000余人;社区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53人,预备党员1人,辖区有机关单位2个,学校1所,辖区居民分散。 |
南街社区成立于1951年7月,辖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工作人员4人,中共党员50人,辖区1个党支部,6个居民小组,685户,1548人。辖区内有1个事业,1个企业单位,城乡结合型社区。近年来,我社区在中心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并结合实际工作,与时俱进,打开思路,舞动社区党建这个龙头,全力构建和谐社区,创新机制,求真务实,着力搞好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大大增强了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为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荣获镇“优秀基层组织”荣誉称号。 |
解放初期成立居委会,2004年成立北街社区,至今无变更。 中心镇北街社区成立于1957年3月,占地面积0.5亩左右。社区分为5个小组,现有工作人员4名。户籍人口有2516人,726户。常住人口有584人,196户。其中集体户人口有74人,党员有75名。80岁以上老人有48名,90岁以上老人有4名,残疾人有55名,现有城市低保户286户。 |
环江村位于中心镇嘉陵江畔,与南门坝村、龙门村接壤。幅员面积2.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7亩,辖6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底全村共386户 1006人,低保户17户17人,特困人员22户47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47人。全村共有党员40人,女党员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人,35岁以下党员3人。环江村已成功入选住建部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4月入选第三批四川省传统村落。 |
大通村位于中心镇河东处,与水文村、青滩村接壤。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2.94亩,有效灌溉面积564亩。全村共13个社,437户1273人。低保户40人,五保户15人,残疾24人,劳动力人数704人,外出务工人数315人。全村共有党员40人,女党员9人,大专及以上学历4人,35岁以下党员6人。2、3、4、8、10、11、12社优质蔬菜基地700亩,1、2、3、8、10、11社晚熟柑橘基地327亩,6、7、9社白茶基地100亩。 |
水文村位于中心镇河东处,与大通村、会龙村、郭家坪村接壤。幅员面积2.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6亩,辖10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底全村共385户1261人,低保户17户17人,特困人员7户7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49人。全村共有党员40人,女党员5人,35岁以下党员3人。现有晚熟柑橘297亩。 |
天印村位于中心镇河东处,与街子镇屏凤村,旧县乡长伸沟村,中心镇金马村、油柿湾村、郭家坪村接壤。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6亩,辖9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底全村共412户1089人,低保户12户12人,特困人员14户1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78人。全村共有党员41人,女党员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35岁以下党员5人。 |
金马村位于中心镇河东处,与天印村、东岩村、油柿湾村接壤。幅员面积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6亩,辖10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底全村共360户1124人,低保户12户12人,特困人员9户9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68人。全村共有党员35人,女党员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35岁以下党员4人。 |
村境内有一长田坎,上面修有一条石板大路,中间有块大石板,下有孔洞,行人经过时常发出响声,故得名“响田坎”,村以此得命。1949年前属真静乡辖域。 1951年划归农旺乡。 1953年为农旺乡4村。 1958年大跃进时改为农旺公社4大队。 1966年文革时更名更生公社4大队。 1971年复原名。 1978年4大队1队分1、7队,3队分3、8队,6队分6、9队。 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称农旺公社响田坎大队。 1983年改为农旺乡响田坎村。 1992年撤乡建镇时改属中心镇响田坎村。 2020年东岩村、龙王塘村并入。 村委会驻地迁至原东岩村村委会驻地。 响田坎村位于中心镇河东处,与龙王塘村、东岩村接壤。幅员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6亩,辖9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底全村共306户1065人,低保户13户22人,特困人员11户1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151人。全村共有党员27人,女党员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8人,35岁以下党员4人。 |
道马村位于中心镇河东处,与平静村、吊兰花村接壤。幅员面积1.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2亩,辖10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底全村共384户 1347人,低保户32户117人,特困人员15户15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143人。全村共有党员34人,女党员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35岁以下党员10人。目前,在4、10社发展晚熟柑橘400亩。 |
平静村位于中心镇东南处,与郭家坪村、油柿湾村、道马村、吊兰花村接壤。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0亩,辖11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底全村共405户1128人,低保户8户9人,特困人员15户15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101人。全村共有党员40人,女党员8人,大专及以上学历6人,35岁以下党员8人。 |
中心镇龙门村位于中心镇河西处,与象鼻村,鸡公山村,枣树垭村,练山湾村,狮子口村接壤。幅员面积大约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8.72亩,其中田500亩,土498亩,辖7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底全村共360户1082人,低保户10户10人,特困人员7户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55人。全村共有党员22人,女党员1人,35岁以下党员1人,大专文化1人。 |
村境内有一山,山势形似公鸡,习称“鸡公山”,村以此得名。1949年前属新学乡辖域。 1951年划归农门乡。 1953年为农门乡3村。 1958年大跃进时改为农门公社3大队。 1966年文革时更名星火公社3大队。 1971年复原名农门公社3大队。 1978年3大队3队分3、7队,4队分4、8队。 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为秀观公社鸡公山大队。 1983年更名为秀观乡鸡公山村。 1992年撤乡建镇时定名中心镇鸡公山村。 2020年5月,枣树垭村并入。 村委会驻地迁至原枣树垭村村委会驻地。 鸡公山村位于中心镇河西处,与象鼻村、锡壶沟村接壤。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61亩,辖8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底全村共288户998人,低保户17户46人,特困人员7户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63人。全村共有党员17人,女党员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35岁以下党员2人。 |
锡壶沟村位于广安市武胜县中心镇西部,接壤新学乡与华封镇,距离中心场镇18公里,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9亩,全村共9个社,共有农户385户,全村总人口1425人,党员22人。定点帮扶单位:四川省考试院,武胜县文广新局,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贫困人口274人,五保户12人,低保户41人,劳动力人口680人,2016年已脱贫72户,今年脱贫8户,到2018年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为0,村“一低五有”;户“一超六有”将全部达到国家脱贫标准。 |
1953年,曾在村境内建立过普建乡,村以此得名。1949年前属附城乡13保。 1951年划归普建乡。 1958年大跃进时并入农门公社为8大队。 1966年文革时更名星火公社8大队。 1971年复原名农门公社8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秀观公社普建大队。 1982年普建大队4队分为4、8队,6队分为6、9队。 1983年改为秀观乡普建村。 1992年撤乡建镇时改属中心镇普建村。 2020年5月老鹰沟村并入,村委会驻地迁至原老鹰沟村村委会驻地。 普建村位于中心镇河西处,与石板塘村、老鹰沟村、华封镇接壤。幅员面积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亩,辖9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底全村共305户1230人,低保户14户15人,特困人员7户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51人。全村共有党员30人,女党员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35岁以下党员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