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江村位于三都县三独公路旁,距合江镇政府驻地1.5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439户1829人,耕地面积1277.67亩。奇江村共有党员35名,其中女党员7名。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347公斤,人均纯收入3483元,村集体经济6.2万元。属典型的农业村,主要特色产业有主要特色产业有生猪养殖、早菜种植等,地理位置好、交通条件好,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以及劳务输出等。
|
麻拱村位于合江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2公里。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213户,892人,其中贫困户33户135人。现在耕地面积593.97亩,其中,田481.58亩,土112.39亩。2010年底人均耕地面积0.46亩,人均粮食386公斤,人均纯收入3230元。属典型的农业村,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较好,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传统农业和畜牧养殖业以及劳务输出等。
|
拥寨村位于合江镇的东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海拔450米,三都至独山县级公路横贯境内。全村辖8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212户810人,耕地总面积344.89亩,其中田281.7亩,土63.19亩。2010年人均耕地面积0.42亩,人均粮食357公斤,人均纯收入2802元,全村共有党员12名,其中女党员2名。是全县重要的麻竹种植村,也是合江镇重要早熟蔬菜产区之一。
近年来,拥寨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群众,围绕镇“5421”发展目标和“东猪中菜西茶”产业格局,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发展早熟蔬菜和麻竹。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全村年种植无公害早熟蔬菜200多亩,荒山种植麻竹2100亩,经果林200亩,存栏育肥猪318头。有养殖场2个,养殖大户6户,麻竹加工点1个。
|
甲照村位于合江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海拔600米,气候湿润温和,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寨,217户927人,少数民族为899人占总人口数的97%。贫困户30户105人,低收入户118户473人,劳动力485人,现有耕地面积548.76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人均基本农田0.3亩。群众以种养业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757元,人均粮食379公斤,有一条窄小的山区简易公路,大部分群众思想守旧,劳动力素质低,村级基础设施较差。 |
尧吕村位于合江镇东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东邻甲岛村,北与大河镇苗草村接壤,西连石奇村、合江村。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寨,321户,1457人,劳动力719人。土地面积为12.6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7.44亩,人均耕地面积0.64亩,林地面积9356.4亩,2010年人均收入2736元,人均占有粮食320公斤。全村平均海拔52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日照良好,群众以种、养殖业为主。
|
甲岛村位于合江镇南面,距镇政府10公里,距县城32公里,海拨450米,气候湿润温和。共5个组,3个自然寨,251户1117人,甲岛村是合江镇以水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有贫困户81户人口367人,低收入户19户105人,一般户151户645人。全村有劳动力488个,耕地面积384.95亩,人均0.34亩。自然资源以山林为主,人均林木面积0.8亩,草山草坡320亩,可开发利用荒地面积为805亩,种养业潜力巨大。甲岛村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生存条件较为恶劣,人畜饮水困难,建有村级办公用房,广播电视覆盖率30%,已通电。没有教学点,上学困难。
|
石奇村位于合江镇东南面,距镇政府10公里,距县城40公里,海拨610米,气候湿润温和。共6个组,8个自然寨,205户1015人,石奇村是合江镇以水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有贫困户35户人口148人,低收入户32户141人,一般户128户666人。全村有劳动力490个,耕地面积520.66亩,人均0.51亩,人均基本农田0.46亩,自然资源以山林为主,人均林木面积0.8亩,草山草坡430亩,可开发利用荒地面积为980亩,种养业潜力巨大。2010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16斤,人均纯收入2820元,属典型的农业村,主要特色产业有母猪养殖等,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传统农业和畜牧养殖业以及劳务输出等。 |
怀所村位于大河镇东北面,距大河镇2公里,距三都县城14公里;东与三合镇接壤,南与大河村毗邻,西同丰乐镇交界,北与龙场村相连,处于都柳江上游,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3.5公里,全村总面积5.25平方公里,三都至独山、三都至都匀公路在怀所小学处交汇,是三都县通往都匀的交通枢纽中心,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坝子成串珠状分布于沿河,冲积耕地良好。海拔400—500米,与两侧山地高差100—120米,地形开阔,冲积物深厚,水热条件较好,易于灌溉,宜于耕作,是本镇发展早熟蔬菜主要地区之一。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终年适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年平均气温17.3—18.5度,≥10度积温为5000—5600度,相对湿度80%,无霜期长达332天,年降雨量1400—1500毫米。由于雨水集中于春、夏两季,常发生洪涝灾害。
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分别居住在8个自然寨中,共359户1665人,其中劳动力905人,少数民族主要有布依族和水族。全村土地总面积9192.2亩,人均占有土地面积6.81亩,其中耕地总面积2254.3亩,人均耕地面积1.67亩。有林地4250亩,灌木林地163.2亩,无立木林地134.7亩,宜林地206.7亩,退耕还林786.45亩。2010年番茄种植800亩、黄瓜100亩,早玉米50亩、辣椒100亩、洋芋800亩、其它蔬菜840亩,人均纯收入达3981元,粮食总产量620吨,人均产食439(384)公斤,主要盛产绿色早菜、麻竹笋、水果等土特产品。境内山青水秀,景色迷人,民族风俗独特,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
五星村位于合江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海拔530米,气候温和。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寨,419户1629人,其中贫困户36户,贫困人口182人,自然资源以山林为主。2010年全村耕地面积1085.01亩,人均耕地面积0.67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75斤,人均纯收入2847元,属典型的农业村。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交通条件差,仅有一条简易村极公路,常年受洪水冲毁,车人难行,运输困难;水利资源匮乏,没有水库,农田灌溉困难,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传统农业和畜牧养殖业以及劳务输出等。
|
高原村地处三都县丰乐镇西面,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海拔900—1100米,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森林茂盛,气候凉爽,是较典型的高山村。全村总面积约7710亩,有耕地面积311亩,山林2600多亩。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有7个自然寨,147户,705人,非农业人口9人,劳动力245人,其中外出劳动力130人。
|
岩江村位于合江镇西北面,距镇政府驻地11公里,东接中江村,南邻一心村,西邻独山县甲定乡,北邻独山县翁台乡,全村4个村民小组205户882人,占地5.00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3.87亩,其中,田450.87亩,地33亩,人均耕地面积0.57亩。2010年农民人均年收入3912元。村党支部有党员22名,其中男党员18人,女党员6人。主要特色产业有茶叶种植。近年来,岩江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东猪、中菜、西茶”产业发展格局,强基础,抓培训,积极组织群众大力发展白茶种植,扩大种植规模,现在已经种植白茶650亩,目前已经有400亩进入经济收入期。 |
平荡村位于合江镇西部,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平均海拔700米。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寨,253户960人,其中劳动力476人,主要聚居有布依、水等民族。现有耕地面积655.01亩,其中,田540.01亩,土115亩,人均耕地面积0.68亩。群众以种养业为主,主要特色产业有林下养鸡、板栗种植等,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344公斤,人均纯收入2803元。近年来,平荡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鼎力支持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以进取,扎实工作,全村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 |
后山村位于合江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6.1公里,全村共有8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212户875人,其中劳动力352人。现有田面积519.96亩,土地面积69.09亩,人均耕地面积0.59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541元,人均粮食385公斤。主要聚居着布依族,经济作物以杉木为主,农作物以水稻、番茄为主。
|
苗草村位于大河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283户1556人,其中劳动力822人,是大河镇唯一的水族少数民族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4751.9亩,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3.65亩,耕地总面积1567亩,人均耕地面积1.47亩。有林地面积3100.65亩,灌木林地1726.05亩,无立木林地64.35亩,宜林地2224.65亩,退耕还林2265.15亩。苗草村地处偏远山区,没有任何直接经济收入,2010年人均纯收入仅为2517元,粮食总产量500吨,人均产食384(352)公斤,群众生活极为贫困。是大河镇最贫困、最边远的一类贫困村。 |
龙场村位于大河镇东北面,都柳江上游两河结合部北端,距镇机关驻地2.5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522户2388人,其中劳动力1328人,主要有布依族、水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土地总面积16794.5亩,人均占有土地面积7.03亩,耕地总面积3172.2亩,人均耕地面积1.33亩,有林地8593.65亩,灌木林地408.15亩,无立木林地16.5亩,宜林地700.3亩,退耕还林1467.5亩。无公害早熟蔬菜、养殖和劳务输出是龙场村的主要经济来源。2010年番茄850亩、黄瓜230亩、早玉米140亩、辣椒200亩、洋芋800亩、其它蔬菜950亩;2010年龙场村粮食总产量930吨,人均吃粮420(397)公斤,人均纯收入3553元,被州人民政府受予小康村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