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年间,筑寨,取名蔡兴寨,附近民众居住此避乱,人口逐渐增多,集市由南头随之移至蔡河两岸,1949年称蔡河南岸集市为集南。 |
清咸丰年间,齐楼、海子、小王庄联合筑寨,因齐楼村大,海子村人多,取名齐海寨,门额蔡兴寨,后寨废,改称齐海。 |
清康熙年间,牛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牛庄。 |
清康熙年间,魏、何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村名魏何庄,后因何姓贬嗣,魏姓在村西杜沟之上建桥一座,改村名魏桥。 |
清康熙年间,李丙带领家族人员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李丙庄。简称李丙。 |
马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搭起庵棚谋生,故名马庵。 |
清康熙年间,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为杨庄。 |
明洪武年间,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位于一东西向土岭南侧,取名阳岗。 |
明洪武三年(1370),柴、冀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柴、冀二姓得名。 |
明洪武三年(1370),班、刘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班庆、前刘、后刘三个村,后并为一村,以姓氏命村名。 |
明崇祯年间,汪氏从本县东洪乡榆树园迁此定居,故名汪庄。 |
起初有家姓朱的人家在村前西南修了一座庙,叫朱爷庙。随着岁月推移,后来人们都称朱庙。现姓朱的已经贬嗣。但人们仍称朱庙。 |
清康熙年间,翟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