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称为四分会;合作化时,更名第四村;公社化时期,先后名为四大队、第四管区;文革时称为“红旗”大队;恢复乡建制时,更名为卫干村。 因工业园区建设,卫干村已全部搬迁至梨花村四社工业园区安置区。 2018年,因城镇化原因,区政府批准将卫干村心为卫干社区。 2019年12月,在名山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中,将该社区划归永兴街道管辖。 2020年5月,名山区开展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经区政府批准,将中心社区、大弓村、卫干社区合并为卫干社区,办公地点设在原大弓村村委会所在地。 |
双墙村成立于1962年,原名为黄坝大队,1983年改人民公社为乡名为永兴乡,村名正式命名为双墙村。 2012年11月年撤县设区名为名山区永兴镇双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19年12月,永兴镇撤镇设街道,该村属永兴街道管辖。 |
在民国年间属称为二堡。 1949年至1958年称为龚坪村,1961年称人民公社2大队,1983年改人民公社为乡,村名改名为三岔村。 2012年11月年撤县设区名为名山区永兴镇三岔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19年12月,永兴镇撤镇设街道,该村属永兴街道管辖。 |
1952年因永兴、红岩合并为青龙村第八堡。 1957年改为永兴人民公社五大队,1983年撤公社建乡镇为永兴乡箭道村,2012年11月年撤县设区为名山区永兴镇箭道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19年12月,永兴镇撤镇设街道,该村属永兴街道管辖。 |
解放初期称九大队,1983年改公社设村,以境内化城寺更名为化城村,2012年11月年撤县设区为名山区永兴镇化城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19年12月,永兴镇撤镇设街道,该村属永兴街道管辖。 |
1958年为永兴人民公社,1983年撤公社建乡镇为永兴乡江落村,2012年11月年撤县设区为名山区永兴镇江落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19年12月,永兴镇撤镇设街道,该村属永兴街道管辖。 2020年5月,名山区开展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经区政府批准,将古房村、瓦窑村、江落村合并为江落村,办公地点设在原瓦窑村及江落村村委会所在地。 |
槐树村位于蒙顶山镇南面,解放初为太平村,合作化时更名为五管区(大队);公社化时期改为太平大队;文革时称为“红岩”大队;1983年恢复乡建制后,更名为槐树村。 后更名槐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19年12月,在名山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中,将该村划归永兴街道管辖。 2020年5月,名山区开展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经区政府批准,将名凤村与槐树村合并为槐树村,办公地点设在原槐树村村委会所在地。 |
2020年5月,名山区开展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经区政府批准,将两河村与桥楼村合并为两桥村,过渡期间村委会办公地点设置在原桥楼村村委会所在地。 |
2020年5月,名山区开展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经区政府批准,将清江村与大堂村合并,取名为和谐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大堂村村委会所在地。 |
2020年5月,名山区开展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经区政府批准,将金桥村、马头村、笔山村合并为文峰村,过渡期间村委会办公地点设置在原笔山村村委会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