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罗甸县龙坪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罗甸县龙坪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八木村位于云干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东与云盘村,南与干里村,西与板庚乡旧寨村相邻,北与边阳镇大文村接壤。全村地域属典型的喀斯特岩石山区和土坡丘陵。国土面积11.7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40米。行政村下辖14个组,413户1874人,是一个汉族、苗族和布依族的混居村,其中少数民族32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7%。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7℃,年平均气温26℃,无霜期320至33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2400小时。全村耕地总面积1245亩,其中田558亩、土687亩,人均耕田0.3亩、土0.37亩,境内耕地主要以25°坡耕地为主。

八木村水资源极其匮泛,年降雨量1000mm左右,生活用水设施主要是靠小水池、小水窖储积雨水,基本农田灌溉主要以望天田、望天水为主。全村森林覆盖率32%,境内有林业用地10636.5亩,其中林地8656.5亩。

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582元。境内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等,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590.4吨,人均占有粮食315公斤。养殖业以生猪、林下养鸡和黑山羊为主。全村大牲畜存栏420头,出栏78头,生猪存栏2530头,出栏2340头,黑山羊存栏460只,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183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通村公路里程7公里,通组公路10公里,未通公路的组3个。八木村进村公路于2008年进行一次改扩建,由于资金不足,没有设置涵洞,经过春节雨水的长期冲刷,虽然村两委多次组织群众进行维修抢通,一到雨季、道路塌方中断现象十分严重,群众进出极其困难,严重影响了早春蔬菜的上市销售。水利方面,全村尚有1236人饮水困难,无小水渠及九┨锕喔裙こ獭�

社会事业方面。村内有独立教学点1个,有学龄人口112人,在校生112人,其中中学生15人,小学生97人。医疗卫生方面,有村卫生室1所,无专职村卫生员,2011年全村新农合参合人数1717人。

交广村位于八总乡政府西南面,距乡驻地约有14公里,全村总面积8平方千米。东与下儒村接壤,南与另桃村交界,西与播也村毗邻,北与上儒村和龙坪镇接界。全村1个自然寨,辖3个村民组,207户,917人。

全村有耕地587亩,其中,田307亩,土280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粮食、早菜、油桐和青壮年外出务工为主。2007年,累计外出务工137人,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福建及县内等地。为交广村创收月80万元。全年人均纯收入800元以上,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

近几年来,交广村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坚持狠抓村两委为核心,以村治保联防、调解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党员、群众的平安创建积极性,狠抓平安文明家庭,平安文明村寨,治保联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不断夯实辖区平安创建基础,为辖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目前,一个文明有序,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稳定,社会治安平稳,群众安区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八总村位于八总乡南面的乡政府驻地,东与茂井镇红屯村接壤,南与上儒村为界,西与里厦村毗邻,北与平初村接界。全村总面积8平方千米,辖3个组152户675人。

全村耕地面积525亩。其中;田247亩,土278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粮食、经果林和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外出打工计160人,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广西。2007年人均粮食460公斤,人均纯收入900元。

近几年来,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八总村坚持狠抓以村两委为核心,以村治保联防、调解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各组织干部、党员以及广大群众的平安创建积极性,狠抓平安文明家庭、平安文明村寨、治保联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不断夯实辖区平安文明创建基础,为辖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目前,一个文明有序,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下儒村位于八总乡南面,距乡镇驻地21公里,东面和南面与茂井镇接壤,西与另桃村、交广村毗邻,北与上儒村接界。全村总面积10.1平方千米,辖5个组221户969人,全村有3个自然寨。

全村耕地面积421.6亩。其中;田236.5亩,土185.1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粮食、经果林和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外出打工计187人,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广西。2007年人均粮食392公斤,人均纯收入600元。

近几年来,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下儒村坚持狠抓以村两委为核心,以村治保联防、调解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各组织干部、党员以及广大群众的平安创建积极性,狠抓平安文明家庭、平安文明村寨、治保联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不断夯实辖区平安文明创建基础,为辖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目前,一个文明有序,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里矮村位于八总乡东北面,距乡镇驻地10公里,东与交友村接壤,南与交友村交界,西与龙坪镇毗邻,北与沫阳接界。全村总面积8.3平方千米,辖2个组116户51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人)。全村有2个自然寨。

全村耕地面积435亩。其中;田215亩,土220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粮食、经果林和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外出打工计210人,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广西。2007年人均粮食350公斤,人均纯收入600元。

近几年来,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里矮村坚持狠抓以村两委为核心,以村治保联防、调解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各组织干部、党员以及广大群众的平安创建积极性,狠抓平安文明家庭、平安文明村寨、治保联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不断夯实辖区平安文明创建基础,为辖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目前,一个文明有序,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坪村位于板庚乡南面,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全村人口共247户1092人,所辖面积8.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2亩,辖团田、还路、小坪、高坡、翁莽、高雷6个组,全村汉族占96%,少数民族占4%。

大坪村历年有种植杉木的传统和经验。森林覆盖率达64%,目前有杉木林地3000余亩。大坪村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一般,缺水、交通不畅、地势落差大,虽然已经组组通便道,但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坪寨位于板庚乡西北面,距离乡镇府驻地8公里,东与大坪村接壤,南与保上村交界,西与对门村比邻,北与纳田村接界。全村总面积8.33平方千米,辖9个自然寨,分为11个村民小组290户1398人(其中少数民族402人)全村耕地面积1036亩。

经济收入主要是以种植水稻和玉米,养殖猪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主,外出打工计261人,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等省,年人均粮食120公斤,人均纯收入2800元。(2010年我乡人均纯收入是3687元)

板庚村位于罗甸县城北部,距县城23公里,距逢亭镇22公里,距边阳镇19公里,距贵阳143公里,交通便利。总面积5.6km2,海拔479米,气候温和。区位优势明显,为板庚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村辖4个自然寨383户1665人,总人口(含乡政府驻地暂住人口)2660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85%。有耕地906亩,其中田450亩,土456亩,人均耕地0.78亩。有灌木林1296亩,经济林550亩,荒山荒坡地3200亩,森林覆盖率达51%。是一个以石山为主、人多地少的民族村寨。板庚村人文资源丰富,有世界绝无仅有的两亿多年前形成的三叠纪大贵州滩?地质公园,由板庚滩、葫芦寨、金钟山、观音洞、马灵桥古驿道等大大小小10个景点组成。历史上曾是贵阳通往广西百色等地的交通要道之一。元末至民国初年,为土司亭目所辖,是封建土司时代板庚亭的所在地。有传统的布依族手工土布制作和浸染、扎染工艺,当地布依族妇女手し闹拇棵尥粱ú级牧梗龉ぞ福及感掠保ㄉ匮牛分址倍啵哂信ㄓ舻拿褡逄厣S腥率⑴;杲冢ㄋ壮葡磁=鸥耍⑵咴掳搿⒊⑿陆冢ㄖ匮艚谇昂螅┑让褡褰谌铡C褡迕窦湮幕帐醴岣欢嗖剩饕忻窦涔适隆⒉家栏琛⒑荷礁琛⒋蚧ò⑻唠Α⒙衔琛⒒ǖ莆琛⒀奈琛⒀砀栉琛⒒ǜ停ㄇ停┪琛㈩箢辔璧龋际堑钡乩妨鞔⑷褐谧员嘧匝莸脑谀俊�

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以来,板庚村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各项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50%的农户修通了水泥串户路,70%的农户修建了水泥平房,100%的农户实现了水、电、路三通,村级集体经济为15000元,383户人家有固定电话247部,移动电话137部,20%的农户开始走向第三产业,并初步形成以农家休闲旅游服务区雏形。

旧寨村位于板庚乡东面,距离乡镇府驻地5公里,东与龙坪村接壤,南与泽汉村交界,西与红岩村比邻,北与边阳村接界。全村总面积8.10平方千米,辖有8个自然寨,分为6个村民小组256户1164人(其中少数民族1164人)全村耕地面积529亩。经济收入主要是以种植板栗和水稻、玉米、、砂仁,养殖生猪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主,外出打工计195人,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等省,年人均粮食110公斤,人均纯收入4625元。

里免村位于板庚乡南面,距离乡政府所在地8.8公里。全村总人口173户共734人,国土面积6187亩,耕地面积439亩。辖上、中、下、纳外四个村民组,全村全部为布依族。

里免村历年有种植板栗、黄果的传统和经验,上世纪80、90、年代曾是罗甸县有名的黄果之村。目前全村有板栗4425,黄果500亩,但品种退化急需改良。里免村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不是很好,缺水、人多地少、交通不畅,虽然已开通村级便道,但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新苑村位于龙坪镇西面位置,距乡镇驻地2公里,东与老城村接壤,南与莲花村交界,西与金星村毗邻,北与六一村接界。全村总面积15平方千米,辖6个组4个自然寨352户1629人其中:移民171户765人(其中:农业人口1513人,非农业人口116人),主要以布依族、汉族聚居。

全村耕地面积215亩(其中:田100亩,土115亩)。主要产业以水稻、蔬菜为主,林地面积111.44公顷(其中:用材林13.5公顷,退耕还林地8.64亩,公益林1165亩,2010年人均食136公斤,人均纯收入2050元。

新苑村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机遇,用足用活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两免一补”等政策,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公益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认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全村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林霞村是一个布依族村寨,地处罗甸县龙坪镇北部,全村共有六个村民组,人口有104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有7人,农业人口有1034人。所辖组有两个,林霞和简坪坳。林霞大寨有4个小组,简坪坳有两个组(笫五组和笫六组)。笫一组到笫四组分居在312省道的两侧,从龙泉至林霞小学共5个公里的居住线长,简坪坳距县城10公里,距沫阳镇5个公里。也分别居住在312省道的两侧。林霞村所驻的行政区面积约是10平米公里,其中,耕地面积是406亩,森林面积是11182.05亩,海拔从400多米到600多米,是一个典型的缺水地段村寨之一。林霞村以往全靠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生。经济上在龙坪镇来说数倒数的村之一,早些年,通过本镇的马草村种植早熟蔬菜的成功先例,也开始学种植早熟菜,这样村民开始偿到一些甜头。近年来,随着打工的热潮高涨,村民们又一次次的去冲着潮浪;有的人成功,回家建起小楼,有的开修理店,有的跑车,有的学做生意,有的学加工,但也有的人退却。成功的人,令我们贺彩;退却的人,又值得我们考虑。村两委一定得担当责任,为退却的人寻找一条致富的路,走什么样的路?试探着,也大胆地去宣传发展口号:提高种养业、重视加工业、转移劳动力、保生态环境。

莲花村位于龙坪镇西部位置,距乡镇驻地1.5公里,东与城西社区接壤,南与八二村交界,西与新苑村毗邻,北与老城村接界。全村总面积9平方千米,辖5个组(其中:莲花一、二、三组,四、五组是移民安置组107户),2个自然寨287户1876人(其中:农业人口1536人,非农业人口340人),全村党员26人,预备党员2人,莲花村以布依族、汉族、苗族等三个主要民族集居。全村耕地面积437亩,其中:田185亩,土252亩。

全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现全村有养殖户(养猪)147户,种植经果林7户,面积120亩,年生产总值达8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400元。

新民村位于龙坪镇东部位置,距乡镇驻地5公里,东与八总乡接壤,南与交谷村交界,西与五星村毗邻,北与五星村接界。全村总面积15平方千米,辖6个组(一、二、三、四、上顶、下顶)186户879人(其中:农业人口865人,非农业人口14人)。全村有2个自然寨。

全村耕地面积1063.5亩。经济收入主要以水稻粮食、桐油经果林和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外出打工计37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2010年人均食140公斤,人均纯收入750元。

龙滩水电站的建设,我们以舍小家顾大家为重,共搬迁移民63户294人,后靠移民分布七零八落。目前原住地大沟,顶翁两个自然寨110户660人需解决人畜饮水困难,2500多米泥石路需路面硬化,300多亩基本农田需改善灌溉,全村共有51户214人享受政府发放的农业低保照顾。

龙滩水电站375米已淹没100多亩良田,未来的发展只希望在山,目前已种植有1000多亩火龙果,1000多亩油桐,力争在十二五实现人均收入翻番。

卡祥村位于龙坪镇西部位置,距乡镇驻地16公里,东与顶访村接壤,南与新艾村交界,西与板庚毗邻,北与六一村接界。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寨4个组221户1225人(其中:农业人口1223人,非农人口2人)。耕地面积670亩。其中;田270亩,土400亩。目前,卡祥村有一部份农户种植板栗、沙仁、柚桐、麻竹、杉木、经果林等发展,但缺乏板栗苗、杉木苗、核桃苗等各种经果种植苗,根据卡祥村民的需求,也特向林业部门申请该项目,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卡祥村发展也有较大的变化,村组级公路19.2公里,已修通四个组(卡祥组、上怀组、牛皮组、下怀组),在政策上、财力上、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已解决村民交通运输了,同时加快了卡祥村新农村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