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镇杨家社区于2020年5月正式成立,由原团阳寺村、兴隆村、场镇社区、合并,幅员面积5.01平方公里,辖1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3200余人。社区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有共产党员143名。杨家社区深入贯彻区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区委实施“三千工程”、建设“四个强区”目标,聚焦乡村振兴,深化党建引领发展“四链四民”工作机制,坚持在组织链、发展链、利益链和文化链上把群众聚起来,坚强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巩固提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省级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成果,立足新起点、再创新辉煌。 |
杨家镇玉皇社区由原坚堡梁村、斑竹村和玉皇镇场镇社区合并而成。位于杨家镇南部,绵中路贯穿而过,东临杨家镇草堂村、南临杨家镇草堂村、西临杨家镇新埝村,北临吴家镇石洞河村,全域位于涪城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玉皇社区党委下设党支部3个,17个党小组,共有中共党员149人、预备党员2人、流动党员24人。杨家镇玉皇社区位于在杨家镇南部,社区共有20个农业合作社,辖区面积8.52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69亩(其中田2040亩,地2529亩);社区辖20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4163人,常住人口3538人;塘堰53口,蓄水面326亩,桑园面积798亩。社区产业发展以循环经济产业园,经商、土地流转、疏菜、蚕桑产业为主,着力打造集镇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2800元;社区现有中科绵投有限公司,东江环保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有云阳食品、致旺、德春、蜀帮家具企业4个,成立了君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君竹养殖协会、凯华农场等3个社会组织,种植蔬菜,面积达到3180亩;有正大养殖年出栏小家禽40余万支的养殖场5个;玉皇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通过组织居民群防群治、环境整治、拆迁安置、脱贫攻坚、矛盾纠纷排查等措施,营造了社区平安和谐、清洁卫生、居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居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玉皇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为主线,以“党的建设、拆迁安置、遗留问题化解、信访稳定、脱贫攻坚”五项工作为重点,持续深化“红黑榜”作用,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
罗汉寺村于2020年5月正式成立,地处杨家镇南部,位于国家农业科技园和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核心区,由原罗汉寺村、王家桥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6平方公里,距绵阳城区13公里,境内绵中路、杨关大道交叉横穿,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共1137户3163人。村委会现有常职干部8人,下设党支部2个、党小组6个,共产党员113名。全村实有耕地面积3678亩,现已流转土地1830余亩,主要用于开发以有机葡萄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康养产业和乡村旅游业。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营造乡村德治氛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全村经济快速发展,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社会治安良好。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村先后荣获省级卫生村、省级四好村、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
柏林湾村于2020年5月正式成立,由原柏林湾村、高山寺村合并,距离杨家镇2.5公里,距离绵阳城区14公里,东与丰谷镇接壤,南与玉皇社区接壤,西与吴家镇接壤,北与罗汉寺村相连,全境幅员面积7.5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党员109人,2个支部,19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356户,村民3699人,耕地面积4319亩,林地2120亩。产业一号线、杨关大道、绵中公路、中环线C段横贯全境,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天虹丝绸、四川丰汇企业成功入驻,带动全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村民收入。近年来,柏林湾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以“党建领村、产业富村、民主管村”为举措,实现了全村产业新发展、群众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大步踏上“业新、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大道。 |
回龙寺村于2020年5月正式成立,由原回龙寺村、高碑垭村合并,距离杨家镇3公里,距离绵阳城区14公里,东与丰谷镇接壤,南与柏林湾接壤,西与杨家社区接壤,北与万和村相连,全境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党员74人,2个支部,11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861户,村民2259人,耕地面积3580亩,林地2413亩。产业一号线,丰吴路、绕城高速,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天虹丝绸、利于民建材企业成功入驻,带动全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村民收入。近年来,回龙寺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以“党建领村、产业富村、民主管村”为举措,实现了全村产业新发展、群众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大步踏上“业新、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大道。 |
万和村于2020年5月正式成立,由原万和、云林村合并,距离杨家镇4.5公里,距离绵阳城区13公里,东接塘汛金广村、北连吴家镇凤凰村,西与朵朵树村接壤,南与丰谷镇相连,二环路、塘杨路、产业一号线穿村而过,拥有便利的交通网络。全境幅员面积8.1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党员90人,2个支部,1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006户,村民2654人,耕地面积3673亩,林地2850亩。万和村1、2、3、4、5、6、社土地已流转给企业发展福乐田园、涪翁中医健康养老等农旅产业,7、8、9、10社,土地已流转给天虹丝绸公司作为现代蚕桑产业园发展,以带动全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村民收入。近年来,万和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建设“人文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以“党建领村、产业富村、民主管村”为举措,实现了全村产业新发展、群众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大步踏上“人和、业新、家富、村美”的新康庄大道。 |
朵朵树村于2020年5月正式成立,由原朵朵树村、川主庙村合并,距离杨家镇4公里,距离绵阳城区14公里,东与杨家镇万和村接壤,南与杨家镇回龙寺村接壤,西与吴家镇凤凰山村接壤,北与吴家镇凤凰山村接壤相连,全境幅员面积5.1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党员78人,2个支部,9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673户,村民1801人,耕地面积3366.77亩,林地2600亩。绵中公路、塘杨路横贯全境,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环境便利。天虹丝绸、四川好彩农林有限责任有限公司,建国漆业成功入驻,带动全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村民收入。近年来,朵朵树村在镇党委、政府和村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以“党建领村、产业富村、民主管村”为举措,实现了全村产业新发展、群众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大步踏上“业新、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大道。 |
新堰村由原团鱼村和新埝村合并而成。位于杨家镇西南面,幅员面积6.41平方公里,距离杨家场镇8.6公里。与罗江区新盛镇宝镜村、双石村、金龙村和涪城区吴家镇石洞河村,杨家镇草堂村、玉皇社区相邻。村党委辖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有党员97人(流动党员43人)。辖14个村民小组,871户、2426人、耕地面积4433亩。全村主要以蔬菜,蚕桑和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5元。村内现有瑞丰中升、天虹丝绸、蜀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四川三龙春食品有限公司和丽珠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新堰村充分发挥村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抓党建,促发展”为突破口,力求创新工作方法,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发挥村党委在组织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
草堂村由原草堂村任家村合并而成,位于杨家镇西南部,距绵阳城区23公里,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外与中江县黄鹿镇金燕村,铜音村,三台县立新镇干柏树村接壤,内与杨家镇鲜家坝村,玉皇社区,新堰村相连。辖1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725人,941户。耕地面积3915亩,林地面积1608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123人,分散供养五保20人,低保户39户78人,2019年人均纯收入21685元,主要从事稻虾共作、蚕桑、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常年外出务工655人。 草堂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组织和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整合资源大力引进项目,改善全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动群众依靠科技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教育引导村民勇于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全村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 |
杨家镇鲜家坝村由原鲜家坝村、老君村合并,于2020年5月正式成立,幅员面积6.7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40余人,位于在杨家镇镇东南面,地处三台与绵阳两县交界处,地处丘陵地带,平均海拔高度120米,玉新公路、玉拦公路及玉关路穿境而过,距离绵中公路4.5公里,城区二环路15公里,涪城区产业一号线直达鲜家坝村。村党委下设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有共产党员101名。现引进企业、家庭农场共9家。我村经济发展主要以猪菜同生、蚕桑养殖、蔬菜、猕猴桃、葡萄、草莓、水果番茄、花椒等种植,并有绿色粮油基地一个,主要生产水稻、油菜,塘堰42口,村民主要靠在企业农场务工、土地流转及种、养殖收入。山地面积4681.2亩,森林覆盖率47%,主要由柏树为主。村内有蓝花楹长廊2.6公里、樱花树大道4公里,民宿酒店一处。通村道路硬化(黑化道路5.7公里),修建步行道2.6公里,建停车场和公共厕所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