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7部门关于开展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的通知》(闽委农办〔2022〕13号)要求,在各市、县(区)推荐基础上,经省委农办、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乡村振兴局共同审核,拟认定福清市新厝镇等119个乡(镇)为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福清市龙山街道柏渡村等1329个村为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
石,即石皮自然村;横,即横山区片;因取石皮与横山首字为名。1958年成立石横大队,1984年设石横村村民委员会。石横村……。 |
乔,自然村名,乔山自然村;美,自然村名,行美自然村;乔美村,即乔山自然村村民与行美自然村村民形成的乡村小聚落;因取乔山自然村与行美自然村首尾各一字为名,取名“乔美”,故名。解放前称乔美保,解放初为乔美乡,1958年成立乔美大队,1984年设乔美村村民委员会。乔美村……。 |
美,即美厝自然村;宫,即宫仔洋自然村。因取美厝自然村与宫仔洋自然村两村首字″美宫”为村名。1956年成立美宫大队,1966年改为朝阳大队,1984年设美宫村村民委员会。林溪村……。 |
十里,即十华里;因县城东南面十华里处,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十里乡,1958年成立红星人民公社十里大队,1984年设十里村村民委员会。十里村……。 |
后,即后边自然村;坊,即大坊自然村;因取后边和大坊村各首尾一字为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恭信乡后坊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第二区公所,1958年属共进人民公社后坊大队,1984年属陈巷乡后坊村,2006年属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后坊村……。 |
旺,即旺头自然村;亭,即亭下自然村。因由旺头自然村与亭下自然村合并,取两村首字″旺亭″,故名。2000年设旺亭村村民委员会。旺亭村……。 |
石榴镇位于漳浦县西部,东邻绥安镇、石古农场、长桥镇割后村,南邻盘陀镇、大南坂农场坑内作业区,北邻南浦乡、中西林场,西隔石屏山山脉及梁山山脉与平和县南胜镇、五寨乡交界。全镇总面积198平方米公里,镇政府所在地石榴村,距县城10公里。全镇耕地4.5万亩,大部分是水田。有山地16.8万亩,其中大部分为林地,一部分已营造果园、茶园,还可开发种果的山地有6万亩。自然条件的优越加上村民的勤劳,至2001年……。 |
英山村位于绥安镇东南部,西南隔鹿溪与后港村想望,北邻麦埔村铁炉社及火烧埔原鹿溪糖厂,西邻鹿溪村白石脚社,东与旧镇甘林村交界。全村有水田1618亩,农地912亩,山坡地(包括果树地有林地)20000多亩,有农户900户,人口4280人,其中60岁以上620人,90岁以上占8人。【政区沿革】英山民国29年为东英乡所辖的英山保,民国32年撤东英乡,英山何改属旧镇管辖。新中国初期为属第一区(城关区)的英山……。 |
麦埔村位于绥安镇东部,处于县城东郊,北邻县农科所,南邻黄仓村,东邻草埔村,西邻绥东社区,西北邻石斋社区,源自岩山西坡的塘脚营溪流经本村铁炉桥,经黄仓至鹿溪村白石脚汇入鹿溪。省道山旧线公路从村境经过。省级黄仓开发区设在本村境内。全村耕地面积220亩,其中水田135亩,农地85亩,山地970亩。331户,1574人,其中60岁以上125人,90岁以上占3人。【政区沿革】麦埔村清顺治年间为“在坊”麦埔保……。 |
东厝村位于旧镇镇北部,县城东面约二十五公里处,即为北纬24.1°,东经117.8°。坐落于丹山西南侧,东邻山仔村,南邻浯江溪及后陇村,西邻赤土乡水头村西林墘自然村,北为赤土乡溪东村,村庄北靠山川,南朝一片小平原,浯江两溪环保东厝自然村交江南流,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方便,525县道水泥路从村庄前面环绕而行,漳诏高速公路从村庄西侧贯穿而过。2000年美国天仁集团在本村西北面地段租赁近千亩山地农田,开发天……。 |
后垄村位于旧镇镇北部海云山东麓,南邻浯江村、山兜村,西靠海云山,东隔浯江村与东厝村交界,北隔南圃山与赤土乡水头村交界。漳诏高速公路跨过浯江自北向南从石牛尾社与后垄社之间通过本村。政区沿革与姓氏源流 后垄民国29年属海乌乡(民国33年与四股乡合并为浯江乡)龙山保(其中石牛尾属三凤保)。新中国初期属第八区龙山村,后并为龙苑乡。1958年9月成立属于浯江公社的南进大队,1960年5月浯江公社合并于旧……。 |
后许村位于镇境东南部,旧称湖浒,以在鉴湖湖滨得名,讹音为后许。湖滨处有后许、轧内二个行政村,后许居北,轧内居南。古代统称为鉴湖里,俗称大坑。东、东北与大白石村毗邻,西与石门村交界,南与轧内村、镇林场接壤,东南濒临赤湖镇灯火垵海域,北邻吟兜村。村境位于东经117°53’至117°56.5’之间,北纬24°9.1’至24°11.5’之间.一、政区沿革及姓氏分布 后许村民国29年与轧内村均为赤水乡所辖。……。 |
下苏村位于镇境北部,取其自然村苏厝、下城首字合为村名,俗称苏厝。东临佛昙湾海域,西邻下坑村,西南与先锋村接壤,东南、东北与东坂村毗邻,北、西北与马坪镇交界。村域位于东经117°54’至117°55.8’,北纬24°11.62’至24°11.8’之间。一、政区沿革及姓名分布下苏村明清时代属漳浦县二十三都,民国初期属外东区(第三区,即佛昙区),民国29年属林东乡苏厝保。解放初期属第五区(佛昙区)下坑乡……。 |
过港村位于南太武山南麓,南临江口湾,东至田中央村,西隔大寨山与圩仔村、古台自然村交界,北至长北内自然村。早前与田中央之间隔一条港道,往来需过渡或涉水。今港道已不存在,过港村地名由此而来。离厦门特区约40公里,前亭公路绕村后而过。【村落与民居】村域面积3.9平方公里,由过港、乌角头、后段、王厝尾4个自然村组成,8个村民小组。【历史沿革】 过港自然村、乌角头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宋朝隶属漳……。 |
洛运村位于漳浦县东北部,东至龙海市隆教乡向塘村的大林自然村,北隔困牛山与龙海市港尾镇毗邻,西至下仓水库,南至漳东线与过港村、田中央村为邻,源自困牛山及白竹湖农场顶埕作业区的洛运溪流经村境,至田中央与过港之间汇入江口湾。共2个自然村,1间公立幼儿园、1间私立幼儿园和1间小学,离漳州市68公里,离漳浦县城72公里,离厦门特区42公里。【村落与民居】村域面积4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即洛运自然村、中山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