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苍溪县陵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3]

苍溪县陵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3]

凤凰山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为名。解放前分属伏回乡、五峰乡、城厢镇;1951年成立槐树乡人民政府,为凤凰村村,属槐树乡;1958年政社合一,改为凤凰大队,属槐树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重名槐树公社更名六槐公社,属六槐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为凤凰村,属六槐乡;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划入陵江镇,属陵江镇;1994年单列建乡,属六槐乡;2004年“强村并组”,新建村、凤凰村合并为凤凰村;2005年全县乡镇区划调整六槐乡并入陵江镇,隶属陵江镇;2006年村(居)委会区域调整,恢复新建村建制;2020年将凤凰村和新建村合并设立新建村;2021年将新建村更名为凤凰村。

凤凰村:于2005年成立,距县城13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共425户,1214人,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

笋子沟村位于苍溪县陵江镇北郊,距县城11公里,幅员3.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150亩,辖4个村民小组,共341户、1050人;我村有贫困户48户155人,在陵江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村实施了非贫困村脱贫的“五有”项目,阵地焕然一新,工作环境、办公条件得到改善;2017年,贫困户48户134人脱贫,6户21人计划2018年底脱贫。 2021年全村有金凤柑橘810亩,猕猴桃120亩,苍溪梨80余亩,其他水果30余亩,2021年底,全村新植猕猴桃98亩,柑橘品种改良60亩,全村在2021年底柑橘总产量达2000吨以上,产值突破600万元;猕猴桃总产量50吨,产值60万元左右,在陵江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由中央农业部牵头,苍溪县农业局、四川电信苍溪公司积极响应中央农业部号召,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对我村大力支持(免费配备电脑、打印机、安装网络等),建立笋子沟村益农社,免费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天虎云商”电商平台,帮助我村线上、线下销售柑橘共1300多单,创造经济收入6万多元。 我村目前已递交“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四川省十佳产业兴旺村”的报告,相信我村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益农社,我村的土特产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放在平台上后,笋子沟村会誉满全国,力争走出国门。

玉女村位于陵江镇北部,距县城10公里,苍巴线穿境而过,因神奇的“玉女凿溪”民间传说而得名。该村幅员5.9平方公里,辖5个组、471户、1471人,耕地面积1320亩。 玉女村是全国庭院经济的发源地,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经历了“五小”“一院三子”“三规四改”“庭园经济+庭院文化=小康”“六个一+三配套”“大园区带小庭园”等八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庭院经济与乡土文化、群众性文化活动、四级文化阵地建设、生态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特色庭院文化。近年来,该村深度挖掘庭院经济传统优势,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实行党建带动、示范促动、群众自动、文化推动,优化“乡村旅游+柑橘、雪梨、红心猕猴桃”的“一核三元”产业布局,建成了“春赏花、夏乘凉、秋品果、冬观雪”的农旅融合发展生态家园,成为全县生态庭院文化建设的浓缩景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建设示范村”“全省生态庭院小康新村”“四川最具发展潜力村落”“省级四好新村”等荣誉称号。

康乐村距苍溪县城6公里,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辖4个组、315户、923人,有耕地1198.63亩,林地2100亩,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和养业为主,种植水稻500亩,小麦400亩,油菜400亩,瓜篓100亩,猕猴桃100亩,梨子100亩,建卡贫困户11户,贫困人口32人,党员45人。有工程蓄水量16.2万立方米,但由于年久失修不能发挥正常效益,十年九旱。全村有在校学生33人,其中小学15人、初中生10人,高中5人、大学生3人。全村共有村组道路18公里,到户率80%,其中已硬化12公里,100%的农户通电,40%的农户饮上了安全卫生水,92%的农户通电话(含移动电话),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九宝村隶属于陵江镇,是三个自然村(九湾村、珠宝村、钟浩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离县城24公里,全村幅员面积9.8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535户,1847人,有耕地面积2948.72亩,林地5580亩。区域内降水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稻谷等农作物。截止于2019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376人,已全部脱贫。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二、土地资源及社会经济状况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948.72亩,人均耕地1.59亩左右,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截止目前,已实现通电,通气、有路灯。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全覆盖。九宝村到镇通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现有集体产业园3个,其中核桃园54亩,上交承包款8100元;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种植橄榄树132亩,上交承包款39600元;珠宝园艺场,种植桃树25亩,上交承包款3750元。

孙坪村位于苍溪县北部,国道212线贯穿全村,距县城10公里,幅原面积组,470户,1449人,耕地面积1200亩,总支部下辖5个党小组,有中共党员4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35人,五保户8 户,低保人口116人,全村有耕地1200亩,村组入户硬化公路18公里,村级阵地有便民服务中心,活动阵地,村卫生室,图书室。2018年全村易地扶贫搬迁3 户,CD级危房改造9户,村内种植黄金梨50亩,苗圃80亩,建有华于建材广1家,沙溪肉牛养殖场1处。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500元左右。

龙洋村位于县城以北,距县城25公里,幅员面积9.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9亩,林地面积1092亩。现有8个村民小组,566户191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30人。村两委在陵江镇党委政府、帮扶单位及驻村工作队的领导支持下,围绕“四个好”深入实施脱贫奔康六化行动,统筹推进农村经济、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把脱贫攻坚的任务放在首位,以产业发展、住房改造、基础建设、集体经济、民风孝道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抓手,充分运用医疗、产业、教育、安居、基础建设、文化、小额信贷、扶持资金等扶贫政策促发展、添后劲,激发群众想脱贫的自身动力,使大洋三龙两村在2018年达到户脱贫“一超六有”,大洋村退出“一低五有”的脱贫目标。

陵江镇江南村位于县城以南4公里的苍剑线上。辖8个村民小组,862户,3020人。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0亩,林地2800亩,全村以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商品蔬菜为支柱产业,引进业主建立了江南农业现代园区;水产繁殖甲鱼45亩、大棚蔬菜35亩、黄金梨369亩等特色农业,年产值达2800万元。

该村位于东青乡东部,故名。属东青乡,2004年“强村并组”东联村、石院村合并为东方村,属江南镇。

2005年全县乡镇区划调整江南镇并入陵江镇,属陵江镇。

并沿用至今;2020年乡镇村级建制调整同意保留东方村。

东方村距苍溪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辖6个组、415户、1436人,总耕地面积2770亩,有村组干部10人,设6个党小组,有中共党员52人、预备党员1人、积极分子2人。建卡贫困户54户,贫困人口199人。

六河村是2020年6月村建建制调整时由原来的六包村和河山村合并而成。我村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处,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人口1478人。村党总支现设3个党小组,有党员59名。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我村主要以水果及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全村现有已经投产的猕猴桃种植园500余亩,近两年内即将投产的猕猴桃和黄金梨园350余亩,其他柑橘类果园200余亩;肉羊养殖专业户1户,包含水产养殖和水果种植的家庭农场一个。全村设乡村卫生室3个,村民安全饮水率98%,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船山村于2005年扑船村与沙溪村合并,距县城13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共513户,1570人,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2009亩,林地5800亩,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党员45人,建卡贫困户51户,贫困人口144人,目前,全村有通村水泥路13公里,未硬化道路8.4公里,全村家家通电话、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全村安全饮水达98%、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船山村以农业为主,其中引进业主3个,建有猕猴桃产业园200亩,苍溪梨产业园600亩,柑桔产业园180亩,七彩果园农场1个,肉牛养殖家庭农场1个,垚鑫家庭农场1个,生态养殖跑山鸡2000只,水产养殖28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