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村位于永昌镇政府东北部,距政府驻地6.5公里,距北川新县城8.5公里,幅员面积10.7平方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650户,1597人。耕地面积1220亩,林地8000亩,属非贫困村,有正式党员56人。2017年引进北川广都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815亩,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2.1万余元,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58人。现已全部脱贫。2018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同时还被评为县级文明村;2019年被绵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村”。北山村属典型的高半坡山区村,地理位置优越,开茂水库就在村山足下,东连接裕清村,南与英雄陈开茂的故乡接壤,西与鼓楼村连接,北与永安镇向阳村连接。2020年4月新建从北山村至裕清村9组2.4公里道路直通北川新城,属北川新县城的后花园。北山村辖区内有一座乾隆年间修的寺庙,还有很多可供考证的溶洞,其中最出名的猫儿洞。2017年以来引进银杏产业园一个,流转土地815亩年产值,200万元,黑珍珠樱桃50亩,冰糖李基地150亩,花椒基地100亩,目前未投产,村内有22口生态养鱼池,近三年来,县级涉农资金整合投入约1500万元,提升了北山村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旅游研学基地正在建设中,未来的北山将集旅游、研学民居休闲观赏,度假为一体山区旅游胜地。 |
新华村,地处永昌镇南部,距永昌镇政府8公里,北川新县城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2079亩,林地3954亩。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995户,2366人;其中农村人口2305人。党员84人,其中流动党员15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8户,共336人。通过党和政府以及各帮扶单位、个人的帮扶,现已全部实现脱贫。外出务工人员1097人。五保户24户,25人。低保户83户128人,残疾人46人,高龄68人,优扶22人。产业发展土地流转1900余亩,其中稻田养虾300亩,猕猴桃230亩,柑桔320亩,蓝莓180亩,李子280亩,雷竹120亩,茧桑160亩,珍稀苗木30为地,中药材50亩,无公害水稻230亩。其中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8家。集体经济,试点资金10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60万元,投入企业保底分红。 |
川主村地处永昌镇西南部,距永昌镇政府6公里,北川新县城1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876亩,林地3200亩。全村辖8个组,总户数769户,2020人。农业人口695户1631人,非农业人口74户389人,劳动力1311人。党员60名,村两委先后引进九鼎匠心木业有限公司,汇利矿业,北川大鲵养殖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115人,通过党和政府各项扶贫政策的实施,以及各帮扶单位、个人的帮扶,现在已全部实现脱贫,川主村被评为2019年度就业创业及农民工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被评为先进党组织。 |
纳溪村地处原安昌镇城镇南郊,北紧邻老安昌城镇,南与老永昌镇群联村相连,东与宝林、双龙村相连,西靠茶坪河,与玉泉村隔河相望,幅员面积4.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0亩,其中水田面积379亩,旱地面积241亩,林地面积2655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586亩。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有正式共产党员67人,总人口2502人,103户。 |
圣灯山村,位于永昌镇圣灯山,距镇人民政府0.2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4.79平方公里,辖区共有16个村民小组832户2040人,全村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2100余元。截止目前,累计投入80余万元发展枇杷产业,修建产业道路2.6公里,蓄水池5口,提灌站1个。全村参与枇杷种植农户650余户,1560余人,共种植枇杷等水果2800余亩,年产值达1500余万元,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圣灯山村结合本村气候、海拔(600米-1200米)、光照、土壤条件,先后经过两次优化品种,确定为五星枇杷。该枇杷成熟后,个大、颜色红亮、肉厚、味甜的特点。圣灯山村共成立了三家合作社,通过技术培训、产品宣传、农户助销等方式,帮助农户种植、销售枇杷,并结合镇销售扶贫思路,创新了“合作社+农户+网络销售”新模式,2019年合作社通过各大网络销售平台,帮助农户销售枇杷500余万元。结合往年网络销售额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可通过网络销售枇杷800余万元,全村枇杷销售达1800万元。 |
群联村共11个组,1413人,耕地1259亩,其中田865亩,地394亩,林地865亩,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党组织情况党员39人,其中男32人,女7人(26-35岁6人,36-45岁4人,46-55岁5人,56-60岁5人,60岁以上19人)。
主要经济收入是土地流转,解决在家的剩余劳动力,全村就近务工的有300多人,常年在外务工的100多人。 |
该村境内有一寺庙名为宝林庵,该村遂取该建筑名为名。1952年高桥公社宝林大队,1966年改为前进大队,1984年改为安昌镇宝林村,设立宝林村村民委员会。 2019年12月25日,北川羌族自治县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安昌镇和永昌镇,设立永昌镇,以原安昌镇和原永昌镇所属行政区域为永昌镇行政区域,永昌镇人民政府驻圣灯社区大东街13号。 宝林村位于安昌镇西南,是典型的丘陵地形,距离县城10公里,距离镇政府5公里。有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20人、510户,其中农业人口1187人,劳动适龄人口887人(18-60岁),其中常年在外劳动力285人,低保户44户人、55人,五保户16人,残疾人75人。 |
双龙村幅圆面积6.53平方公里,距北川县城3.5公里,永昌镇人民政府3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770户,1867人其中农业人口1320人,农村劳动力1140人,耕地面积1972亩,林地面积4560亩,非贫困村,有正式党员60名,村两委先后引进特骑力士养殖公司、绵阳正大养殖公司、北川生态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绵阳永源农业科技发展公司,主要产业以生猪养殖为主,年出栏生猪10万元余头,年人均纯收入2.1万元,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128人,通过党和政府各项扶贫政策的实施,以及各帮扶单位、个人的帮扶,现在已全部实现脱贫,2018年6月接受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验收,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10月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文明村”。 |
以境内溪上一石桥名为高桥,又是乐兴至安昌的要道,故名高安,故名。1950年建政府时为安昌乡34村。 1957年合作化时为高安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时为城公社高安管区。 1963年分社后为高桥公社高安大队。 1983年体改为高桥乡高安村。 1984年撤乡并镇后为安昌镇高安村,2019年12月25日,北川羌族自治县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安昌镇和永昌镇,设立永昌镇,以原安昌镇和原永昌镇所属行政区域为永昌镇行政区域,永昌镇人民政府驻圣灯社区大东街13号。 高安村位于永昌镇南面,距离永昌镇人民政府5公里,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有耕地1920亩,林地1650亩。共辖6个村民小组,754户1819人。 |
该村境内有一古庙,名为金龟庵,该村遂借取此建筑名为村名。1950年建政时为安昌乡36村,1957年合作化时为高桥乡中心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城关公社高安管区,1963年为高桥公社中心大队,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南丰公社金龟大队,1984年撤乡并为安昌镇金龟村,设立金龟村村民委员会。 金龟村是典型的丘区贫困村,距永昌镇政府14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970余亩,林地3600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520户1371人,其中农业人口430户995人,党员43名。 |
沙汀村地处永昌镇城郊,距镇政府与北川新县城均不到1.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710亩,林地1855亩,水面面积20亩。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截止2020年底共有600户、1351人,其中农业人口493户971人,非农业人口398人,党员69名。
截止2020年底,全村共有残疾人36户37人,五保户4户4人,低保37户47人,劳动适龄人口770人,常年在外(半年及以上)劳动力31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