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专家组审定,拟对我省2022年省级森林城市1个、森林乡镇52个、森林村寨181个、森林人家904户、景观优美森林村寨30个予以命名 |
良田村是由原金星村、摆港村和刮腊村合并而成的,良田村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总面积28平方公里,全村各主要村寨都修通了镶边公路,辖7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寨,共633户,2653人。全村现有一所完小,三所小学代课点,拥有教师19名,在校学生530余人,教育教学水平常年处于全乡前列。良田村常年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还种有大蒜等蔬菜,蒜苔卖到昌明、贵定等地。现有一个集贸市场,促进了地区商品流……。 |
新光村、小虎村、小范坪村均属原新安乡管辖范围,意为新建之村,安乐之村。1958年属新安公社。1984年属昌明区新安乡。1991年属昌明镇。2004年11月撤并村时,原昌明镇小虎村、小范坪村、新光村合并为新安村,隶属昌明镇至今。新安村……。 |
2004年11月撤并村时,原昌明镇坝上村、王寨村合并时,经征求群众意见,取”友谊“为村名,寓意两村友谊长久,世代友好。解放初属三区。1958年属新安公社。1984年5月全县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属昌明区新安乡。1991年撤乡并镇撤区时属昌明镇。2004年撤并村时,原昌明镇坝上村和王寨村合并为昌明镇友谊村至今。友谊村……。 |
永和村距县城约54公里,总面积26.19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612户2739人,其中,少数民族1710人,现有耕地5223亩,人均基本农田0.45亩,林地面积14104亩,草山草坡面积3225亩,水域面积100.4亩,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748元,人均吃粮340公斤。平均海拔1180m,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一年两熟农业区,年平均气温14℃,无霜期287天,年降雨量1400毫米,由于岩石……。 |
因多数自然寨沿瓦窑河居住,环境优美,山河秀丽,故取名秀河村。1958年属小场公社。1984年属昌明区昌明镇。1991年属昌明镇。2004年撤并村时,原昌明镇忙顶村、的乐村合并为昌明镇秀河村至今。秀河村……。 |
威远村位于巩固乡政府驻地西南面,其东面、北面靠近本乡石板村,南与龙里县羊场镇接壤、西抵本乡森山村,总面积8.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16亩(土225亩),人均耕地面积0.84亩,林地总面积1970亩。辖10个村民组,6个自然村寨,307户1216人,居住人口全部是布依族,除摆乍寨、细米寨未通公路外,其它村寨基本通公路,移动和电信信号基本覆盖全村,村委会位于河背寨。主要资源是荒山河流,石灰岩矿……。 |
新龙村是2004年经过行政村撤并而成,系由撤并前的司头村、龙山村、大脉地村合并而成,新龙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面,东临昌明、旧治两镇,西与石板村毗邻,南面与光辉村连接,北与沿山镇乐捍褰尤馈H遄苊婊�17.77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寨,14个村民组,村委会在新场,属政府所在地。全村耕地面积1890亩,总人口2027人,447户。主要居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少数民族占65%,是典型的……。 |
星溪村位于沿山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辖区面积17平方公里,有11个自然村寨,24个村民组847户3743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465人,占总人口的67%,星溪村气候宜人、民风淳朴,独木河绕村而过。猫洞跃进水库确保大部分农田的灌溉,盛产的茶叶倍受人们的青睐,机耕道至盘江镇落海接至南坝延伸香山,水利沟渠傍道而行。——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与土地星溪村位于贵定县中西部,距贵阳60公里,贵定县城……。 |
沿山村地处沿山镇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总面积6平方公里。属全县商贸古镇之一,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7—23℃。全村辖13个自然村寨,24个村民小组,917户,4095人。居住有汉、布依、苗、侗、水、彝、仡佬、瑶等十多民族。有较好的发展优势,东抵星溪村,南接香山村,西靠永光,北与盘江为邻(西北角与龙里高坪、三元相连)。自然资源有流水冲、猫洞两大水库及丰富的旅游资源。辖区建有全日制完小……。 |
白龙村位于贵定县落北河乡西北面,距乡政府7公里。全村辖5个自然寨,11个村民小组,466户,2146人,耕地总面积2270.2亩,其中:田890.2亩、土1380亩,荒坡、荒地、林木面积12000亩,人均实际耕地1.18亩。全村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群众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白龙村杨家寨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自然村寨,全寨共有95户总人口368人,布依族占总人口的99%,是落北河乡新……。 |
高枧坝村是在2004年由原高坪村和前进村两村合并为现在的高枧坝村。全村总户数755户,人口3543人,全村共有正式党员59名,预备党员3名,全村共分7个党小组,党小组长7名,全村有16个自然寨,36个小组。全村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3%,辖区内有完小一所、民校一所,全村辖面积26.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575亩,其中旱地2058亩、水田517亩,距乡政府7公里,贵仙公路……。 |
一、基本情况平坡村属省级二类贫困村,辖12个村民组、385户、1699人,其中苗族人口1434人,占总人口的84.14%,全村共有党员35人,常年外出3人,全村耕地面积1388亩(其中:田413亩,土975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生姜、大蒜,主要以旱带轮作为主。水资源缺乏,交通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产力水平低,生活十分贫困。平坡现有小学一所,7个班,共有1……。 |
红星村位于惠水县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1公里,是甲烈乡政府所在地的村。全村总面积31.8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小组,19个自然村寨,共有825户,3522人。布依族、苗族、汉族杂居,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耕地面积为1692.89亩,其中田有976.32亩,土有716.57亩。全村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 |
2014年原羊角村、麻根村、同阳村、塘芒村合并组建北盛村。“北盛”寓意为下司镇北部百业兴盛。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初属第五区下佑乡。1956年属下司区下司乡。1958年属燎原人民公社下司管理区。1961年属下司区下司公社。1984年属下司镇。1991年8月撤下司区建乡科级下司镇属下司镇。2014年合并原羊角村、麻根村、同阳村和塘芒村,组建北盛村,属下司镇。北盛村……。 |
“南”指方位,表示该村地处下司镇南部,“华”则是美丽光彩之意,故名“华南村”。自得名以来,一直沿用至今。解放初属独山县第五区下佑乡。1956年属下司区下司乡。1958年属燎原人民公社下司管理区。1961年至1984年3月属下司区下司公社。1984年4月下司乡改设下司镇属下司镇。1991年8月由下司镇和新同乡合并建乡科级下司镇,仍属下司镇。2014年行政村改革,由新和村、拉抹村、铁坑村合并组建华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