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屯村】建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3千米处。地势为平原,辖2个自然屯。区域面积9.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350亩,总户数568户。
〔罗家屯〕自然屯,村驻地。清道光初年,这里还是一片荒草甸子,一个蒙古族念经的罗姓人(那个时候称他为喇嘛)路径此处,看好这个地方,举家迁移到这里,他除了为周围病人驱邪超度念经外,还在这里开垦了大片荒田。他修建了一个小型寺庙,并铸有一口铜质的刻有名文的大钟,一时香火很旺。于是南面过来逃荒的、近处看病的,纷纷在这里落脚,使大面积的荒野得以开垦。人多成屯后,以罗家先在此定居,起屯名为罗家屯。现在古寺庙遗址已无踪迹。那口铜钟曾为罗氏后人保管。文革期间,此钟被毁,亦无踪迹。区域面积6.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300亩。
〔荒岗子〕自然屯,位于罗家屯村西北2千米处,地势为平原,有少许山岗。最早这里是高丽人居住遗址,高丽人被撵走后,这里成一片荒地。清嘉庆中期,由河北省永平府乐亭县逃荒避难过来的人路经此地,便留了下来,因居住地点是在一个山岗上,遂取屯名为荒岗子。1978-1983年,这里繁育过玉米种、高梁种,曾一度改荒岗子为良种场,后又归回原来荒岗子的名称。2004年实行并村,荒岗子划为罗家屯村。区域面积3.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05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