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辽宁省 > 丹东市 > 凤城市 > 青城子镇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青城子镇概况

[移动版]

青城子镇记名于明朝嘉靖年间,迄今已历476年。若推其矿业史脉,还可追溯更远,并有散见于历史著述的典籍方志为其佐证。公元1955年10月,当地成立青城子镇人民政府,遂于凤城镇和通远堡镇并称为凤城县老三镇。

青城子镇是国家重要的黄金、铅锌产地,列为国家第七大黄金生产区的主产区,高居“辽宁黄金第一镇”的座次,已探明黄金地质储量(金属量)221吨,远景储量可达400多吨,银金属储量70吨,铅锌金属储量320万吨,镁石储量30万吨,石灰石储量40万吨,此外,银、铅、锌、铜、菱镁、硅石、滑石、石灰石、大理石等20余种矿产资源蕴藏地下,凝聚了“铅锌打底,菱镁点缀,黄金镶边”的实力。

青城子镇位于凤城市西北部,东经123゜32′03″-123゜44′15″,北纬40゜29′38″- 40゜51′37″。东与四门子镇相连,南同鸡冠山镇,岫岩满族自治县汤沟乡接壤,西与岫岩满族自治县石庙子镇相连,北和辽阳县水泉满族乡、本溪满族自治县连山关镇交界。总面积238.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8.1平方公里,总户数10531户,总人口27893人,其中农业人口14210人,镇内人口13683人,主要民族是满族,占总人口的67.23%,其次还有汉族、蒙古族、朝鲜族,青城子镇辖青城子、园艺、永胜、杨树、白云山、林家、桃源等7个行政村,81个村民组,设皇宫、麻泡、红房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及原国有青城子铅矿破产后成立的青城子矿社区管理委员会。镇政府驻地青城子,距凤城市中心100公里。

沿革1945年10月八路军进驻青城子,建立青城子县政府。1948年12月撤县建区划归凤城县,称桃源区。1955年10月首次建镇,成立青城子镇人民政府。1958年3月撤区、镇建乡,称桃源乡。同年9月划归四门子人民公社。1961年7月从四门子公社划出白云、云山、永胜、民主、桃源、青城子、园艺、胜利8个生产大队,成立青城子人民公社。1962年5月将青城子人民公社所属的青城子街、园艺大队划出设立青城子镇。1969年3月青城子镇并入青城子人民公社。1979年1月又分设青城子人民公社和青城子镇。1983年改设青城子乡。1984年12月改设青城子满族乡。1985年5月凤城满族自治县正式挂牌办公,满族乡镇不冠满族,改称青城子乡。1988年8月23日,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青城子乡建制,原青城子乡所辖村归青城子镇。

青城子镇地势北高西低,是凤城市行政区内海拔最高的地区。这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5.5℃。年均降水量1,000-1,200mm,年均无霜期130天。镇内有4条河流,永胜河向东流入山羊峪河属鸭绿江水系;正沟河、西沟河汇于麻泡街,流入大洋河为沿海水系;白云河向北流入太子河系太子河水系。耕地面积2.8万亩,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年产量可达6,000吨,林地面积262,263亩,森林覆盖率75%以上,林木蓄积量521,899立方米,盛产蕨菜、刺龙芽、大叶芹、榛子、核桃、蘑菇、山梨、山里红等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