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孟村遗址位于长武县冉店乡下孟村北台地上,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1958年发现,1959—1963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合发掘。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4米,从下到上可分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共清理出房址7座,均为方形圆角半地穴式,以坑壁为墙,居住面和墙壁均抹草泥土,居住面中部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后都有保存火种的陶罐,门开在房屋的东壁上。另清理出窖穴107座,有圆底形、长方形、锅底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其中一些袋状坑底部有二层台阶或三层台阶旋转而下,有些窖穴抹有草泥土并经火烤过,坚硬平整。据已发掘的情况看,住宅附近有许多灰坑,灰坑与居室相互打破或迭压,证明原始人在此居住延续甚久。同时清理陶窑5座,分竖穴和横穴两种。其中竖穴窑3座,由火口、火道、窑室等几部分组成;横穴窑2座,由火口、火膛、火道、火孔、窑室等组成。其横穴窑结构与半坡Y3基本相同,惟窑箅四周为10个梭形火眼,与半坡的长方形火眼不同。此外,还清理出瓮棺葬8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多件。
下孟村遗址出土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粗陶占多数。器形有红陶钵、红陶碗、杯口尖底瓶、二层台口尖底瓶、粗砂陶罐和瓮、曲腹钵、罐,另外还有灰陶大口小底缸和灰陶瓶。纹饰多见弦纹、绳纹,彩陶纹饰有勾叶、圆点、黑宽带纹,有些彩陶带有白衣。石器有斧、刀、锛、凿、网坠、纺轮、球等。骨器有铲、针、箭头等。还发现有陶锉、陶纺轮、陶刀、蚌刀和蚌饰。在陶器中有一件三足罐,属老官台文化的遗物,出自最早的地层。
下孟村遗址的发掘,主要收获是从地层上证实了老官台文化早于仰韶文化,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早于庙底沟类型。
保护范围:以铧角地为中心,东西1600米,南北10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北外延150米,西外延300米。
2003年,下孟村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冉店乡:冉店乡地处长武县东南部,距县城12.5公里。东隔泾河与彬县北极乡相望,西与昭仁镇接壤,南与亭口乡、巨家镇相邻,北与相公镇以鸭儿沟为界。面积30.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二厂村。全乡辖16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人口8503人,2290户,部分村属地方病多发区,劳力体质较差。地形呈梁峁山脊状,南北两侧均为沟壑坡地。泾、黑河谷为川台滩地,山坡地较多,适于发展畜牧…… 冉店乡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