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乙岭抗日阵亡官兵墓
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平南县上渡镇下渡村大乙岭南面半坡岭上
简介:抗日阵亡官兵墓,位于上渡镇下渡村大乙岭坡地上,建于1946年,坐北向南,墓冢呈弧面三角形,上有一墓顶珠,墓门用青砖砌筑,中嵌墓碑,其余抹灰砂浆,碑两旁灰塑楷书对联一副,拜台梯形,青砖拦边,墓长8.6米,宽5.6米,面积为47.6平方米。1946年,下渡乡人李渭清集资,由刘福祥收拾国军遗骸,得十大缸,合葬于大乙岭之南,并立碑记其事。大乙岭抗日阵亡官兵义塜,对研究我县抗日战争时期,志士英勇杀敌史迹,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1944年9月27日夜,日军200人左右,经六陈、义生塘、峙冲直到大乙岭,策应从太平下来的日军进犯丹竹机场。29日凌晨3时,日军先用小钢炮轰击观音阁阵地,四O五团某部没还击几枪就溃退了。日军三四十人乘橡皮艇从容渡江,占领县城。国民党邓龙光集团军所属0-军一五五师第六三团3个连300多人于29日从高雷撤退到镇隆古带。忽得乡民报告,日军百余人在大乙岭露营,枪架在空地上,无工事。邓部未经周密侦察,便决定夜袭,并通知撤到大成的另一支部队前来夹击。设指挥部于佛子村。驻大成的国民党军没人带路,未能按时到达。第六三团即单独急忙攻击。当接近日军马营的小山头时,天将放亮,日军战马突然嘶鸣,国民党军便仓促攻击,日军从左翼包抄过来,在东面小山头的日军也对国民党军阵地密集扫射,猛烈炮击。国民党军多次发起冲锋,但地形开阔,机枪无法掩护,战斗连连失利。日军击败了东北坡石马山坟的国民党军后,转向岭西国民党军反击。国民党军指挥所被摧毁,百余士兵失去指挥纷纷向镇隆方向退却。是役,激战3小时.毙敌10余名,战马7匹,国民党军伤亡数十人。30日晚,日军窜进佛子村宿营,见人便杀,当地百姓死伤甚众。碑记序文:“窃日寇东来入桂于国历三三年九月廿日,进度狼疾,旬越数县。中秋前日,国军始到,战于此。一团寡师猛击众寇,毙敌人马数十,首挫敌锋。而县、乡卫队,迭次击敌于安乐路之牛路岭良竹村、月三桥及平塘社垌一带。虽未克即退敌,尚能折锐进,蹉跎逾月。计上数役,战死军民我敌总以百数。战后惨状,三骨披场。同人等哀悼忠魂,举行义葬,为之建立塚,以慰英灵。俾记典中秋,彰忠节以崇国体,是为引。”徐啸泉敬序。墓碑两旁原有灰塑楷书对联云:“精忠磅礴中秋月,热血斑斓大乙山。”2012年7月3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2012]5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渡街道:上渡街道位于平南县中西部的浔江南岸,与县城隔江相望。平南至镇隆二级公路穿境而过。1987年8月与环城分乡建立上渡乡人民政府,1992年撤乡改镇,1994年5月镇政府由上渡街搬迁到下渡。行政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0公顷。辖5个村委会、1个社区,人口38763人。职中1所(县办),初中4所(私立2所),小学6所。卫生院1所,卫生室16个。矿产资源有…… 上渡街道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