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漳浦县旅游

海云家庙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海云家庙
海云家庙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海云家庙,亦称乌石大厅,坐落于漳浦县浯江村,前对丹山印石峰,近处梅岭为笔架山;巍峨的海云山屹立在西北方;左傍紫薇山(龙山);右列天马山、伏虎山、塔山;后靠御屏紫帽石,透过倒亭隙,遥倚平和县矾山;浯江自西北而来,沿龟林山、紫薇山绕到正东,从东南方向直奔浮头湾,汇入东海。海云家庙为漳浦林姓的主要祠堂之一。漳浦林姓主要有二个来源,一支称路下林,为南宋林昌的后代。另一支称乌石林,其始祖林安于南宋间由长乐迁居漳浦,后代聚居于海云山麓,浯江溪畔形成了以旧镇,深土、赤土、霞美为中心,四十多个村庄,总称乌石的社区。明代嘉靖到清嘉庆之间,乌石林姓极为兴旺,先后出现了11名进士,25名举人,40多名贡生,科举仕宦共80余人。有“三凤齐鸣”,“五桂联芳”的佳话,其中著名的有嘉靖探花,南礼部尚书林士章,广西按察使林功懋、承天府知府林士宏等。乌石林姓分衍四宗,四座宗祠均称为“海云家庙”,以乌石宗的海云家庙为大,另有堂号世德堂。

海云家庙由林普玄等创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7年),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林震重修,万历八年十月二十四日,由雷州通判林楚,礼部尚书林士章等主持在原地重建,重建时改变了家庙的座向,但地址不变,形成现在的规模,清康熙间,内阁中书林琛再修,此外,清同治间,民国间,以及上世纪七十年代等多次维修;

海云家庙座向东偏南5度。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水池、戏台、大埕、门厅、前堂、天井庑廊、正堂、天井庑廊、后堂。全座面阔五间,设大门及左右偏门,墙斗作高浮雕麒麟图,明间、次间墙面采用木棂窗。方石柱,台梁倒悬吊莲,青石高浮雕门鼓;前堂十一檩带前廊,三山顶,使门厅的高度显著提高,增强了建筑的规格,而门厅的主梁又可置于二柱之间,木结构的处理达到前后平衡。由于分别由二组匠师建造,故两边斗拱坎坏龋ㄊ我灿兴煌徽檬彘萸昂罄仁剑靶砼锸剑钊洌嗍吒〉裰。局兄兀指奈彩菏侥窘峁梗约湮┒肥剑妹骷渖枘菊じ羟剑形漓胱嫦鹊纳裎唬蒙闲疤交暗堋薄ⅰ敖俊薄ⅰ办罕碚暌濉钡蓉叶睢W蟠渭渲妹魍蚶淠暇├癫可惺榱质空伦瘢缓筇蒙钊洌拈萸昂罄取W酚泄隙泛土ㄗ罚昂筇炀奖呶蘩燃洹;で阶魍庀蛴昱G教宀捎萌贤梁恢饭啊⒋钋!⒘骸㈣省⒍贰⒐爸渚砹孙位镜瘢辶亢臀恢枚记〉胶么Γ鸿手渚4孀琶髑迨贝牟驶⒛窘峁勾罅渴褂酶髦值窨绦问健<颐砦菝孀餍蕉ィ约涞陀诿骷浜痛渭洌纬闪硕康男问剑岣涣宋菝娴南咛酢:T萍颐淼墓婺V螅嫉孛婊螅佑诿瞿系厍嘟ㄖ祝杂谘芯抗糯籼媒ㄖ缙谥贫扔兄匾囊庖澹涣形=ㄊ〉诹奈锉;さノ弧�

乌石林姓历史上分衍到全省各地,也有不少东渡台湾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凤山、宜兰、彰化、南投、基隆、云林等地均有乌石林氏的传人,其中有雍正年间林协、林捷、林良三兄弟,居台湾南部,定居台中的后裔林瑶琪先生,定居于彰化的林瑞国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回到乌石寻根竭祖,鼎建乌石天后宫,长春中学,又有宜兰林渭水等多次组团回乡竭祖。

延伸阅读: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乌石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