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 > 丹徒区旅游

华阳观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华阳观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大港街道仲家村与坦王村之间,为古建筑的寺观塔幢,年代是东汉。本名“仁静观”,宋徽宗改为“华阳观”。相传隋朝之前,因圌山脚下的江水直泻东海,故华阳观后进大殿曾取名“观海楼”;亦传唐代名相魏征,晚年曾选华阳观修道养静,“观海楼”又改为“忍静宫”。明正德六年(1511)重建。原占地八亩余,前后共三进建筑。前进是戏楼;中进为灵观殿,殿内四根柱子为楠木,大殿的造型陡直高大,四角有朝天的飞檐;后进为三清殿。戏楼前有石拱小桥1座,长2.5米。现仅存三清殿和戏楼,占地面积1150平方米。三清殿面阔三间13.6米,进深九檩12.6米,檐高5.2米。滴水饰有人物、花卉、飞禽图案。戏楼为硬山顶。以前,华阳观每年都有2次庙会,农历2月15和7月17各一次,第二次庙会要连唱京戏6天。华阳观原有名对联一副:“八宝华阳天下闻,三清大教世界尊。”八宝是指:1.唐仪凤二年(677)《魏法师碑》1通,现藏镇江市焦山碑林博物馆。2.龙门桥。3.盘螺石。位于华阳观大门外两侧。4.镇恶匾。悬于观之大门口楼上的匾,起避邪作用。5.牛皮地。在大院内,因地面不大但容人众多而得名。6.避尘珠。安放在大殿正梁内的宝珠,作避蛛网和灰尘用。7.青虹剑。传说是道教中捉拿妖怪的宝剑。8.大成圣经。是用木刻板的道教中的经典巨著。观内藏有甘露瓶1对,高0.97米,雕有蛇头衔环等图案,刻有大明正德六年(1511)13位捐修信士姓名。华阳观损毁原因是文革时候遭到破坏,加上自然因素年久失修,原建筑已面目全非,现尚存5丈多高的银杏树3棵。

镇江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6月30日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港街道:大港街道,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地处镇江新区东部,东依圌山与大路镇毗邻,南与丁岗镇相连,西与谏壁街道接壤,北濒长江与丹徒区高桥镇相望,辖区总面积68.3平方千米。2011年末,大港街道总人口50853人。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为洪溪镇,属丹徒县。1998年3月,分设大港镇、大港街道。2005年底,大港镇并入大港街道。截至2020年6月,大港街道…… 大港街道详细信息++


>>厚角贾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