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王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陈集镇仓王村九组。原先为大土墩,墩子之上的土和周边的土不一样,周边都是沙土,而土墩则是黑黄色黏土,种庄稼不下肥料也比周边长得好,产量高。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掀起了全国性积肥造肥运动,提出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口号,这里成为积肥造肥的基地。这个遗址在这次积肥造肥运动中被挖成两个近万平方米的大水塘,遗址大部分遭到破坏。曾挖出的文物有陶罐、钱币、铁剑、铜镜等。大约在2004年左右这里为扩大水域面积养鱼,遗址又一次被大面积挖掘,这次挖掘发现一座用片石筑的墓,石头有的被打碎,有的被老百姓拉回家建猪圈。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征集到两块已经残破的片石,发现都有纹饰,其中一块是龙纹和鱼纹。为了弄清这个遗址的性质,普查中对两个鱼塘中间的小岛和四周进行勘探,发现遗址中间的小岛未被破坏,其南部继续向南延伸,遗址的总面积包括鱼塘在内大约25000平方米。残留的面积大约2500平方米,据采集标本的特征分析,遗址当属战国至汉代。现已公布为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