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竹叶依门石位于溧阳市别桥镇马家村马家祠堂大门内。依门石又称户对或门墩石,常武地区称之为抱鼓石或骑马石,大多用青石制作,内侧装饰狮子戏绣球之类的浮雕。
2001年7月,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8月将玛瑙竹叶依门石重新安置于祠堂门前。
这对明代依门石用淡红玛瑙色岩石加工而成,内有竹叶化石,表面虽无刻画装饰,但掩映于石内的淡灰黄色竹叶片片清晰可见,别有一番情趣,在江南一带罕见。依门石下配青石基座,通高1.89米,长2.63米,厚0.3米,其中玛瑙竹叶石高1.63米,长1.73米。这对依门石的来及颇具传奇色彩,据说是马家族人从海上运来,原为一公一母,不幸其中一块从船上掉落海里。运回后,无奈之下只得把剩下的一块依门石一剖为二,置于祠堂门前。此石原为稀世之物,有灵性,旧时凡遇天宅--石面就会潮湿,是灵石在流泪。其实,不过是这对构造特殊的石头对自然条件的反映,但也看出了马氏家族的慈善之心。别桥马家村马氏家族人文历史悠久。“一门七进士”、“叔侄两解元”令马家人引以为豪。“一门七进士”指马家在明清时期出了七个进士,分别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进士马性鲁、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马从谦(马性鲁叔伯兄弟)、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马震章(马性鲁侄)、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马一龙(马性鲁之子)、崇祯四年(1631)进士马成名,还有清顺治十八年(1661)一甲一名进士马世俊、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马受曾。“叔侄两解元”指马从谦、马一龙叔侄俩分别在1528年和1531年连续两科得中顺天解元,成为一段难得的佳话。清朝开国第十位状元马世俊即来自别桥马家村,其书法和诗才能被时人称为有王右军(王羲之)、王右丞(王维)“二右”之才,著有《马世俊诗集》。马一龙在溧阳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既是文学家、书法家、农学家,又是享有盛名的才子、孝子,当时的社会贤达。
别桥镇:苏南名镇,溧阳北大门——别桥镇,地处长荡湖,距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等地均在100公里左右,离常州约40公里,到宁杭高速道口只需10分钟,到即将建成的扬溧高速道口仅需5分钟。总面积49.5平方公里, 下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08万人,辖区一马平川。别桥镇历史悠久,是明代著名翰林少史马一龙,清代开国后第一位状元马世俊的故乡,存有闻名遐迩…… 别桥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