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会馆原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涛源乡金江村委会金江老街,始建于清代,民国十一年重修,原建筑存正殿、西厢房、南边戏台三栋古建筑,所有建筑的灰雕,木雕极具大理白族建筑风格。
因鲁地拉电站建设,整体迁建至现在的涛源镇金江坪,并按原建筑群结构补建了不完整部分。
永胜大理会馆正房坐北朝南,为单檐歇山青色筒板瓦顶,土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22平方米。前檐设廊,梁架下无天花之设。
前檐下用斗栱,斗栱极富地方特色,两攒斗栱的小斗之间用雕花拽枋联系,斗栱之间用雕花栱垫板,翘头均做雕花。
东、西厢房位于天井正中东、西两侧,为单檐硬山青色筒板瓦顶,两层土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01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前檐设廊。
大门(又称戏楼)位于正房正前方,坐北朝南,为单檐歇山青色筒板瓦顶,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46平方米。两山面均为夯土墙及土坯墙。大门东、西耳房,平面呈长方形。前后檐檐柱间施木板门及槅扇窗,窗下设木质柜台,窗上设横披板及隔心板,两次间设木楼梯。
大理会馆古建筑群均为土木结构建筑,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平面布局保存了清代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建筑群的特点。
二是地方及民居特点突出,瓦顶、正脊、吻、兽、垂脊、戗脊、山花、墀头及雕刻的处理和做法具有明显的大理白族建筑及装饰艺术特征。
三是古建筑群建筑等级较高,正房采用了斗拱,大门主入口上设置了戏台,正房木构架工艺技术做法规整,用材粗大;四是木雕图案精美,技艺精湛。
大理会馆是永胜乃至丽江境内会馆建筑中平面布局较完整、等级较高的清代白族传统会馆古建筑群,是研究大理白族建筑技术及文化艺术及在云南传播及影响的重要实例,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及文化价值。
2006年04月,被公布为永胜县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03月,入选第八批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