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坐落在云凌山,一甲岭下,距乡镇2公里。清朝时一甲周村属十一都一甲,故而命名。全村8个自然村,设10个村民小组。全村327户(其中商品粮有65户),人口1468人(其中商品粮232人),田地总面积1180亩,村庄占地总面积200亩,村庄建筑面积87800平方米,山林面积近500亩,池塘面积近120亩。一甲岭下有民营企业矿石厂和乡办林场。解放前夕一半属凰山乡,一半属水车乡。合作化时期由红山、红云两个初级合作社组成红山高级社,1958年命名为红山大队,后改名为一甲大队。1971年,一甲与水车合并为跃进大队,1972年又拆开复名为一甲大队,大队部驻地饶林山自然村下首。一甲岭是湖口直通彭泽交通要道,阶窄路陡,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1945年)四川蛇垓大军二十一军驻守东面山头,日寇多次攻打,未能取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五名烈士光荣牺牲。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蒸蒸日上。饶林山前后湾一甲周村先后列为新农村建设点。2005年10月26日,全省“自荐海选”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在一甲村试点成功。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一甲设立2个志愿者协会组织,后转为省精品社区。2006年中央电视台一套《一年又一年》在大年三十晚专栏播出一甲村年俗节目《回家过年》。2008年一甲村评为全省十大和谐村。
老屋曹村:北宋乾兴年间曹仲福率三子:百兰、百龙、百胜,从江桥迁野猪垅横椅地居住,后来村里发生大火,烧得寸草全无,仲福次子百龙从椅地迁居对面山下,故名老屋曹村,距乡镇所在地东2公里,全村8户,30人,住房8栋,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抗美援朝残疾荣誉军人曹光龙曾参与奇袭白虎团战斗立下军功。
新屋曹村:仲福长子曹百兰,幼子百龙从老屋曹村迁居离老屋曹村南二百米的山凹建新房、门楼,故名新屋曹村,又名曹伯兰村,距乡镇所在地东1.8公里,全村6户,22人,房屋7栋,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
野猪垅刘村:明建文年间刘用漠兄弟三人从附近堰边刘村迁居野猪垅,该村门向大山凤鸡头,门口一条大垅常有野猪出没,故称野猪刘村。距乡镇所在地东1.8公里,全村15户,55人,房屋16栋,建筑面积4450平方。门口坡上有龙王殿庙建于北宋年间。
菏垅张村:元末至正年间张有信从马迹岭老屋庄迁居于此,初来荷花满垅,故名。距乡镇所在地东1.5公里,全村25户,121人。有房屋27栋,建筑面积7520平方米。
红徐湾:又名铁塘湾。明宣德年间徐鸿渐由水车港程墩头(现中心小学)附近迁居铁塘上首,原名鸿渐湾,现在叫红徐湾,距乡镇所在地东1公里,全村38户,136人,有房屋41幢,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是。徐成学,1929年牺牲,烈士。
饶林山后湾:饶林山村分前后湾。距乡镇所在地东1.5公里,北宋景德年间饶必达(宗时泗州刺史),从东仓澌牛塘迁此,当时身处茂林内,故名。全村42户,205人,有房屋42幢,建筑面积11760平方米,是一甲村委会办公驻地,办有小学、商店、医疗所。2006年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点,建有戏楼、门楼、水泥广场。该村饶厥忠1929年牺牲,烈士。
饶林山前湾:距乡镇所在地东1.5公里,与饶后湾同一祖先。因在饶后湾南,故名。全村44户,有210人,有房屋46幢,建筑面积12880平方米,门口有二塘夹一广场,建有戏楼,风景优美,乾隆年间村有举人饶况,曾任四川三个县的县令达十五年之久。2008年列为新农村建设点,该村殷巧女2003年灭山火牺牲,烈士。
一甲周村:明洪武年间,周云谷由张青陆家垅迁至云凌山下,原名云凌山周村,距现在乡镇所在地东1.5公里,清朝命为十一都一甲,故名至今。全村120户,553人。设4个村民小组,房屋125幢,建筑面积25600平方米,2009年列为新农村建设点,清乾隆年间出有举人周从濂,曾任合州县令,举人周皇翊及其妻张取曾为有名诗人、教育家,著有《梦窗诗话》、《芙蓉山集》流传后世。该村周偷苟、殷香秀、周彩凡,1929年牺牲,烈士。
肖家村:清顺治年间肖崇海由流芳萧塘堰迁居云凌山下一甲周村上首,全村9户,38人,与一甲周村属第六村民小组,有房屋9幢,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2009年列为新农村建设点,该村肖日东1929年牺牲,烈士。
郑家吴村:元朝至正年间,吴真一由当地石岭头莲花塘迁此,原村址名郑家湾,吴真一有三子,恩礼、恩义、恩仪,由于郑家无后,真一把恩仪继承郑家为后,故称郑家吴村,距现在乡镇所在地东1.2公里,全村20户,98人,有房屋20栋,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
一甲新村:2005年,一甲周、饶林山由于建筑地皮紧张,有9户人家(其中一户殷山潘村人)迁居付垅乡汽车站上首公路旁,建成二排楼房,故称一甲新村,距乡镇所在地东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