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来历
1949年10月1日全国解放,1950年组织农民协会,会长谢明柳,1951年成立东平乡,乡政府坐落(现东平村委会)石嵘村,管辖今蔡岭镇外包鸣山乡七里桥以北一带。第一任书记名叫曹国珍。1955年,将东平乡划分为东平、太平二乡,东平乡政府迁移到中堡畈中堡公祠堂,第一任书记吴兆河。
1962年成立人民公社(北炎公社、张岭公社,界牌以南划归鸣山公社),公社下设大队,生产小队。张岭公社吕岭大队有8个生产小队,(即:山下谢家、谢营村、元穆村为1队;石谦村上门为2队;胡家、南港为3队;下石谦、王家为4队;下东山北边为5队;石谦中门为6队;石谦下门为7队;下东山南边为8队)。以“吕岭”命名为大队,1962年5月正式成立。张岭水库排洪港(原名长平港,又名玉港)以北的自然村划归东平大队,港南属吕岭大队。吕岭大队南邻宝山,西接凤凰,北连东平,东过吕公岭山与大港公社交界。吕岭大队部设立在吕公岭山下的王慕祠堂里,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石秀高。从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村集体经济有砖瓦窑2座,代销点、机米房、林场、手工面房、油榨等,1978年吕岭大队新建一栋二层砖木结构楼房用于办公,至2006年又让出村部基地建村小学,村部移至原吕岭小学办公,2012年在市委办公厅帮扶单位大力支持下,将原村委会机米房、油榨、卫生所拆除新建现在村部大楼。1984年张岭公社改名为张岭乡,吕岭大队改名为吕岭村村民委员会。1995年乡改名为蔡岭镇。2002年,北炎、蔡岭合并,镇政府迁移蔡岭街。
二 发展变化
解放初期,全国一穷二白,人才紧缺,各自然村自发办校,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教育专干领导学校,以记工形式聘请民师,免费吸收儿童上学,开办夜校班免费吸收家庭困难的大龄孩子 入学,直至1996年,多次开办夜校扫盲班,免费吸收成人就读。1980年以大队为单位正式成立小学部,以公社为单位成立中心小学,中心小学管辖各村小学部,民师渐渐收编。
2006年,在时任都昌县政府副县长石和平的联络下,世界宣明会帮助下,香港同胞刘佩馨博士布德施恩18万元, 国家财政拨款9万元,建立了一座雄伟的教学楼,我地村民为感谢刘博士恩情,特将吕岭小学奉名为“吕岭振好小学”。2008年石泉英夫妇亦慷慨捐助5万元,资助校园围墙等环境建设。
解放以来,人民翻身做主人,自由互助组,自愿合作化,又经历“文化大革命”,真是“起家针挑土”。水稻虽双季很难夺高产,年年交完公粮少口粮。张岭水库,全县加外省劳力,奋战8年。小小的万山涧水库,洪堰水库,都是全张岭公社男女劳力上阵连续大战几年,才得以完工。1968年至1978年,迎接欢送过“五七”大军,友爱关怀过一批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978年12月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1年分田到户,各尽其能发展粮食生产。1990年调准土地,水改旱,栽培棉花,转移经济作物生产。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召开,“全面小康,深化改革”。青壮年陆续大胆外出打工创业,农业收入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各自然村楼房渐渐叠起,家具家电渐渐添新充足。1990年接通国家电网,2000年国家电网全面升级改造。2006年张吕公路硬化2.5公里,是吕岭村第一条通村水泥路,改善了村民交通。2012年接工业园区庐山大道公路硬化1.2公里,打通了吕岭村通径集镇要道。2014至2016年,电气化九景衢铁路通车,都昌站距吕岭千米之遥,火车来往经吕岭四通八达。我村支援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拆除房屋20多栋,征用土地100多亩。从2011年开始在市委办公厅、县委办帮扶单位支持下,村委会新办公楼竣工,建筑面积667平方米三层砖混结构(含附属工程),投资72万元。2014年安置房竣工,投资42万元解决贫困户居住问题。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竣工,投资20万元。2016年全市第一座光伏电站在吕岭石谦村东边岭建成,年产电量5万多度,年收益5万多元,用于解决贫困劳动力购岗投工投劳,解决就业,提高收入。2016年吕岭村在市委办公厅、县委办帮扶单位大力支持下脱贫摘帽,整村如期退出。2016年6月19日山洪爆发,万山涧水库大坝溢水超30厘米,洪堰水库大坝决口宽8米,深十余米,东干渠道两处决口,排洪港老桥冲毁。2016年发展产业,菊花栽培,2019年烘干房建造,购置设备共计80万元,2018年市房地产公司接市委办在吕岭村帮扶挂点,投资3万余元为谢家、南港、王家、下石谦村安装路灯。2017年张岭水库排洪港吕岭桥竣工,投资70余万元,同年农田改造641亩,渠道加固2600米,三面硬化共投资280余万元。2019年9月1日开始殡葬改革。2009至2017年陆续新农村改造,秀美乡村建设,(2009年南港;2010年下东山;2011年胡家;2012年下石谦;2013年王家;2014、2015年谢家元穆村;2016、2017年石谦村),共投资630余万元。现在,村村交通便利,村村都有活动中心,通村公路、村间大路全部硬化,改水改厕率达到90%以上,2019年吕岭石谦村污水处理站建成,日处理量100吨,现在吕岭全村公路、大路,路路硬化,路旁绿化,村间绿化、亮化、美化,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不是城镇胜似城镇,寥廓沧桑万古情。
吕岭村委会曾多次荣获蔡岭镇先进单位荣誉奖;多次荣获市县创先争优、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村委会、党建示范点等荣誉;2010年荣获九江市纪委“星级创评”先进单位奖,县委书记杨健、周毛春、肖立新,县长钟有林、石和平等领导多次来吕岭调研、考查、指导工作。九江市委办公厅蹲点吕岭八年,先后有钟利贵书记、杨伟东书记、杨小华政协主席,市委组织部、农工部、市农业局等领导慰问,走访贫困户,困难党员、职工、老干部、退伍军人,调研脱贫攻坚,指导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2014年7月6日,省纪委书记周泽民来吕岭调研民事代办工作,2016年5月13日省政协副主席钟利贵来吕岭指导“两学一做”工作。
三 未来展望
吕岭村委会因座落于吕公岭山下而得名。斯山风景独好,南眺瓷都,北近浔阳,西环庐山、尖山、鞋山、鄱阳湖。传说唐朝吕洞宾公在此山修炼成仙。吕公岭山属武山的一部分,夫武山沟通都、湖、鄱、彭四县,既有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又是身经炼达的革命圣地。吕公岭东怀“天子堂”,西抱”圣仙庵’,北架“八仙台”,南开“莲花心”。山中有“甘泉亭”,“铁拐腿脚印”,“青蛙石”,“天子石”,“陶渊明古墓”,明朝状元“学堂基”,陈友亮娘娘“望夫尖”,山尖上独有一棵神奇的叉叶樟树(含传说),还有抛过山岭通往都湖鄱彭四县的青石古道,山下还有汉朝“瑶王庙”,宋朝“丁仙庙”,或许还能闻到宋曹彦约“星凤楼”的墨香;南北朝时,沉枭阳,滂都昌,“竹笋生兵,莲花拱秀,金殿自成,天子出世”更是传奇.....这都有的是传说,有的有现存迹象。是否价值,有待专家查考研究。而“革命圣地”,却是实实在在,吕公岭境内有几处练兵场,有许许多多的战壕。方志敏,苏远泉,田英等出没山间,陈毅总理负伤,在武山领导新四军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江西省第一任省委书记邵式平多次于丁仙庙组织密会,都昌县早期县委书记刘肩三被敌人砍断两脚和双手,曹光亨开膛摘心,石毓平南山烈士碑刻名,石贤钟手持双枪,满身负伤,石贤锦长征未归,石秀楷人故多年,只留得小小的党证“锤子镰刀图案”记载着他的名字。.....他们都是单线联络,他们都是民族英雄,他们都是为着人民的利益,为着中国的解放事业,“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千秋功臣。望晓源村老革命石书高,文革期间被当作反革命受尽苦斗,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幸得陈毅赠送“烟管”作为信物。他不远万里,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一路乞讨至上海,找到上海市市长(当年陈毅的警卫员)才得以证实身份.......——还有多少?至今人已去,却无法证实身份的无名英雄。
只可叹,蜈蚣百足行不如蛇,家鸡翼大飞不及鸟,马有千里之程,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孔子文章盖世,尚困于陈邦;太公武略超群,垂钓于谓水。武山,吕公岭山本可与庐山、黄山、并列齐名,只因为没有像苏东坡,李太白,徐霞客一样的人物到此一游,却落得至今无人问津。可悲,可叹,可惜!
“我劝天公重抖擞”,我劝少年多努力,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然化春雨,书中自会绿春风,改革开放,百鸟争鸣,好男儿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护国利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恢复高考以来,自王维国1978年第一个考入武汉地质大学,随后年年递增,大学生、研究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似映日荷花接叶连天。“长凤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