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风景区罗山,为江西省丰城、崇仁交界处的名山,是崇仁县的第二高峰。主峰老仙峰方圆88平方公里,海拔962米,位于三山乡流坊村西北5公里处。晋代,南昌郡罗闻通,朝廷几次重聘做官,他婉辞不赴任,寻道二百里,隐居池山修道,广收弟子传授道经。深得弟子们爱戴、尊崇。罗闻通病逝后,弟子们为纪念师长,取他的姓氏为山名,更名为罗山。因罗山高挺峻拔,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有诗赞云此山:“花在雾中笑,村在云中立。”故罗山也称“雾山”,这里山青水秀,人文、古迹、寺殿与自然交相辉映。罗山主峰古建筑有“大罗山谌母殿”继建“观音殿”、“许真君殿”附有住房、膳房、签房。建筑古风浓厚、雄伟壮观,传说观音是谌母之客,许旌阳是谌母之徒。山间周围有群峰环抱,有三迭百丈瀑布
乐史墓宋墓清(道光六年)修,座落于崇仁县三山乡张家官山村凤凰窠,墓高1.4米,直径7.7米。砖石墓室,墓葬背靠石山,左右杂草丛生,墓前200米处有小涧、稻田、乐氏后裔现仍年年有人扫墓。乐史,字子正,号月池,溢文庄,崇仁人,北宋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历任武城军掌书记,直史馆著作郎,知沂、黄、高三州,上柱国,兵部中外郎等职,死后被迫赠兵部侍郎,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其中《太平环宇记》开创我国写地方志之先河,被收入进《四库全书》。乐史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园遗风”民居位于三山乡长仁村委会塔上村小组,建于清未民国初年,一进一天井,硬山顶穿斗式结构。元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虞集,字伯生,号道园、青城櫵者、邵庵先生、芝亭老人等,祖籍四川仁寿,诞生湖南衡阳,侨居江西崇仁。历仕元成宗至元顺帝数朝,官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元文宋时,编修了《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中写到了侨居崇仁的过程。死后,朝廷赠江西行中及省参政知文,护军,封纪寿郡公,谥文靖。该建筑对研究虞集思想及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拳头山窑址位于崇仁县三山乡庙前村,类别为抚州市。拳头山窑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慈竹世家总门坊,即北宋著名地理学家、文化家乐史家族总门,位于崇仁县三山乡乐家村原村头,座北朝南,砖石结构。据考,乐史在四川陵州做官时曾写过五言《慈竹诗》,初刻于陵州。全诗五段四十韵,抒发父慈子孝之情,希望乐家子孙繁衍兴旺,世代科弟致仕。自此以后乐史及其后裔均以“慈竹”自喻。所以,乐史家族总门号称“慈竹世家”。此建筑对于研究乐史及其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