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常熟市 > 沙家浜镇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沙家浜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旅游区以江南山水文化为依托,融人文、生态、休闲为一体。虞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因商周之际吴地先祖虞仲卒葬于此而得名,是我国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尚湖与虞山相依,因商末姜尚(姜太公)在此隐居垂钓而得名,湖内湿地遍布,鹭鸟翔飞,为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湖泊;沙家浜以京剧《沙家浜》而闻名,形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区、红石民俗文化村、横泾老街、湿地公园等景点,红色教育游、绿色生态游、金色美食游、影视文化游享誉国内外。2013年4月11日,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家浜风景区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交通便捷,北离常熟市区10余公里,南达沪宁高速苏州、无锡互通40和50公里,东接常昆线至上海85公里,

江抗东路活动旧址

江抗东路活动旧址位于沙家浜镇华阳村金桩浜街东端,俗称“东土地堂”。遵照江抗副总指挥叶飞的指示,1939年11月6日,在常熟的江抗部队在此成立了“江抗东路司令部”,由夏光担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林震负责后方医院,该建筑为江抗东路的活动点之一。旧址为房屋二进,门房、厅堂加两侧厢房。2000年翻修。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系清代建筑。第一进为门房,通面阔3间15.1米,通进深5架7.5米,前设砖雕门楼,前镌“福隆方隅”,后镌“俾尔寿康”。第二进为厅堂,抬梁式,面阔3间及南侧单间辅房,通面阔15.6米,通进深7架7.9米,前设廊,花岗石柱础。该建筑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在常熟沙家浜地区重要的活动地点,对于研究沙家浜地区的抗日战

钓渚渡桥

钓渚渡桥位于沙家浜镇红石村沙家浜风景区内(又称云庆桥)。东西走向,《重修常昭合志》载:“钓渚渡桥在云庆庵前,亦名云庆桥,士人呼为大桥,明崇祯间范弥恬兄弟重建,沈颢有记。清康熙、嘉庆间修之。”该桥系拱形三孔,拱圈用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法,青石夹花岗石砌筑,矢高6米,中宽2.9米,跨径中孔9米,左右小孔各5米,全长40.5米。两堍各设30级踏步。枕石上镌“重修云庆桥”五字。护栏板上镌“钓渚渡桥”四字,东西两侧明柱各镌一副楹联。该桥原址在张桥卫浜村,2005年迁建于沙家浜风景区内。于1982年11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沙家浜北新桥

北新桥位于沙家浜镇唐市河西村,垮尤泾。初名永丰桥,始建于清乾隆时,道光年间易木为石。2004年重修。今桥拱形三孔,拱圈用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法,花岗石砌筑。中孔矢高7米,顶宽3.5米,中拱高6米,左右小拱各高3.8米,跨径中孔11.3米,左右小孔各7米,全长44米。两堍各设45级踏步。占地面积约为112.5平方米。东西两侧明柱各镌一副楹联,金刚墙上镌题记数列。该桥于2011年12月19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阳桥

华阳桥位于沙家浜镇华阳村横街东头,跨金庄浜,俗称金庄浜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2004年重修。南北走向,今桥系单孔拱形,拱圈用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法,花岗石砌筑。矢高4米,中宽2.9米,跨径8.9米,全长24.5米,两堍各设27级踏步。桥楣上题额“华阳桥”三字,东西两侧明柱各镌一副楹联。该桥整体结构保存完整,有着浓郁的常熟古桥梁的风格。于1999年6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望贤楼

望贤楼位于沙家浜镇唐市东北街,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系清代建筑。现存一幢两层小楼及左右两侧厢楼,布局上成三合院式,占地面积约198平方米。通面阔3间14.95米,通进深7架13.24米,扁作梁、花岗石柱础、方砖铺地。于2009年6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雷故居

李雷故居位于沙家浜镇唐市北新街,系明嘉靖年间邑人、名医李雷旧居。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系清代建筑。现存楼一幢,占地面积约95平方米,抬梁式,木构用月梁,通面阔3间9.1米,通进深7架12.6米。于2009年6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市繁荣街51号

唐市繁荣街51号位于沙家浜镇唐市,清代建筑。现存房屋两进,为走马楼式,占地面积约208平方米。硬山顶,砖木结构,通面阔18.5米,通进深18.2米,飞檐、雀替雕花、青石柱础。两楼之间置回廊相通,并设廊轩。现为杨彝纪念馆。杨彝(1583~1661),字子常,号谷园,明末常熟唐市人。明崇祯八年岁贡,为松江训导,擢知县昌都,引疾弗赴,杜门却扫,一意著述。早为钱谦益门下,与太仓人顾梦麟合称“杨顾”,后在凤基园创“应社”,与太仓顾梦麟等讲论经义,门下学士盈门,史称“唐市学派”。著有《图书说约》、《谷园集》、《复社事实》等。该建筑为常熟乡区现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商业建筑,其用料考究,结构合理,建造精美,对于研究清代常熟乡区商业的发展及古代商业建筑的

常熟县邮电局唐市支局旧址

常熟县邮电局唐市支局旧址位于沙家浜镇唐市中心街126号,坐南朝北,砖混结构,单体两层楼,系民国时期建筑。现存楼一幢,占地面积约73平方米,通面阔2间6.4米,通进深11.3米,楼设走廊,并置雕花,白色吊顶,木质地板。于2011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