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大屋组(原名茅坪)。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田汉自五四运动起,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回国后,与郭沫若等人共同组织创造社。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主编《南国月刊》,并参加话剧创作与演出实践。1930年前后参加民权保障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并任执行委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翼剧联”党团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写了大量作品,以鲜明的革命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并组织抗日救亡宣传演出,其“文化抗日”的影响在中国抗战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
浔龙河是湖南长沙果园镇双河村的一条小河,实际上这条河离目前的核心景区还有六公里远。现在已开发的浔龙河生态小镇位于现果园镇浔龙河村,地形独特,整体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特点,即“山多、水多、田少、人少”。土地总面积达11584亩,户籍人口1562人。当地村民向外推荐时,都会自豪地说,这里是田汉的故乡。对,你没猜错,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景点位置湖南长沙果园镇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接待中心
杨玉科墓位于果园镇今古井社区(原高楼村),东邻新明村,南界春华镇,西与黄花镇、田汉社区、杨泗庙社区相通,北与浔龙河村相邻。杨玉科在云南抗法战争中牺牲后,谥武愍,光绪帝下旨在杨玉科长沙故土造墓园,规模达五亩。石人、石马、石龟分列坟墓两侧。20世纪50年代后,附近修筑河坝、水塘,用了碑石、石人、石马、台阶等部分构建,今仍能见到。杨玉科(1838—1885),清朝著名爱国将领。字云阶,祖籍长沙县东乡高楼村。其祖父杨纯修从长沙到云南兰坪,开采矿藏,攒了一些钱。受“士农工商”排名影响,杨纯修觉得还是种地、读书是正道,便在兰坪买了些地,做起了农民,杨玉科便出生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营盘镇沧东村委会西营村的一个农村家庭。后家境逐渐破落,其父曾请先
柳聘农墓位于果园镇大河村(今并入果园镇田汉社区)徐家组一山冈的平地上,墓后树木茐茏。原墓规模较大,占地约30平方米,前有华表、香炉、案桌等,由墓碑、墓围、香炉等构成。墓冢圆拱状,外腰椎形石砌墓围。原墓毁于“文革”时期,并曾被盗。40多年后,柳氏后人及文物管理部门踏勘墓地时,虽荆棘丛生,但墓园轮廓犹存。2016年得到修复,焕然一新。柳聘农(1882—1948),名大任,又名扬谷,以字行,也作病农,善化县榔梨(今长沙县㮾梨街道)斑竹塘人。大排行第八,后来他从日本留学回来,剪掉了辫子,经常身着洋服学生装,因此乡人戏呼他为“柳八洋人”1903年随黄兴筹建华兴会,后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
长沙市田汉文化园旅游区位于长沙县果园镇,虽然去往城区、高铁站、机场都十分方便,但并非一派都市喧闹景象,而是有着田园牧歌般的宁静祥和。田汉文化园以田汉故居为核心,包括田汉艺术中心、田汉艺术学院、古戏楼、戏剧艺术街等11处景点。田汉既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词者,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因而爱国主义教育、戏剧艺术熏陶是田汉文化园的两面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