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文武庙建筑群座落在安化县梅城镇城西的安化一中校园内。由文庙、武庙、培英堂和安化简易师范旧址组成,占地7000多平方米。安化文庙始建于北宋熙宁壬子年,位于洢水东岸启安;,南宋绍兴甲子年迁建城东;明宝祜乙卯年再迁城西;清乾隆十二年迁建现址。自创建以来,经历代重建、扩建二十余次,始具现在之规模。文庙采用宫殿建筑形式,分为内外两庑,外院为泮池、棂星门(已毁),内院为大成门、大成殿、亚圣殿、左右厢房,建筑面积1324平方米。布局规整紧凑,木雕、石刻十分丰富且精美。大殿宏伟空旷,屋架为穿枋梁架结构,歇山顶,盖金黄色琉璃瓦,木柱最大直径60cm。毛泽东于1917年和1925年两次到安化进行农-动调查和开展革命活动时都住在文庙大成门南厢房。大成
刘家大院位于梅城镇鹿角村二组,曾家坟山山脚的一处台地上,距公路高约十米;坐北朝南,南距乡村公路约20米,鹿角溪自西向东沿公路南侧流过,与凤形山隔溪相望,东西两侧均为刘姓村民房屋,北紧靠曾家坟山。总占地面积为3600多平方米,现存楼房4栋,组成完整的四合院,共有房间45间。刘家大院系悬山,内檐出廊,小青瓦双层木结构楼房,四合院,主体结构有正屋、左右两偏院。正院有正屋、左右横屋、大天井、门楼、倒座;左右横屋从明间通偏院;大院前为广场,广场右侧有消防池;山下有石块路通向大院。倒座的前墙壁为土筑墙,兼做围墙用,余为木结构,中间为门楼,大门门楣上有壁画;门楼与倒座之间有风火墙相隔,上有壁画、泥塑等;倒座从中间向两侧分别有囚室、粮仓、家畜舍、厕
燕子桥位于安化县梅城镇启安村六组,东西向横跨伊溪,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建筑建于道光二年(1822年)。大桥为歇山重层鹊木;全长约38.5米,通高11米,宽3.8米;中间为走道,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渠架,两台两墩,棱形分水,两侧为歇亭;歇亭共11空;西桥头有过道和守桥亭,东桥头南北两侧有石台阶;东、西桥头和桥中间各有一个四边翘角0式硬山顶;中间的脊上压三星宝顶,两侧为花形装饰,脊角耸立龙形泥塑。
十义桥位于安化县梅城镇十里村十里小学后门伊溪河上,南北向横跨伊溪,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渠架,两台三墩,棱形分水,四层鹊木;全长约65米,通高10.2米,宽3.9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24空,每空长2.5米;北桥头有过道,南桥头西侧有青石台阶。
梅峒古村建筑群地址: 安化县梅城镇梅峒村时代:清代类型: 古建筑保护范围: 东至陆航桥外20米处,西北至六房排山山顶,西南至古井外20米、东北至熊光辉屋外2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 自保护范围外四向各延伸30米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安师楼地址: 安化县梅城镇西街时代:民国类型: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 以排水沟为起点,四向各至2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 自保护范围外延伸10米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郭家坟山墓地址: 安化县梅城镇东街时代:明清类型: 古墓葬保护范围: 以墓为中心四向各至2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 自保护范围外延伸20米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联元塔地址: 安化县梅城镇南桥村时代:清类型: 古建筑保护范围: 以塔为中心四向各至10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 自保护范围外延伸50米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新开大丘遗址地址: 安化县梅城镇石城村时代:唐宋类型: 古遗址保护范围: 四向各自遗址边缘外延伸至50米处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桅子湾遗址地址: 安化县梅城镇中田村时代:商周类型: 古遗址保护范围: 四向各自遗址边缘外延伸至50米处公布日期: 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
培英堂地址:安化县梅城镇西街(安化一中)类型:古建筑时代:清保护范围:以培英堂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公布日期:2004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