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原有古集镇为明代施州南疆古集市和重要军事通道。
清朝同治七年版恩施县志载入南乡集场。
清乾隆年间(1736-1795),罗、李、张、陈、谭等姓氏因避水灾迁至此地,属恩施县市郭里五甲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三区天桥联保第四、六;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三南乡区(芭蕉)天桥乡第四、六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撤乡,属天桥乡第四、六保。
1950年属芭蕉区天桥乡;1952年属五区(芭蕉区)天桥乡;1956年属芭蕉区天桥乡,辖3个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属芭蕉人民公社天桥管理区,下辖桂花(马路口)、白果(白果树)、尖山(尖山坪)、卫星(四方坪)4个生产大队;1961年属芭蕉区天桥公社,下辖桂花(马路口)、白果(白果树)、尖山(尖山坪)、卫星(四方坪)4个生产大队;1968年属芭蕉区革命委员会天桥公社革命委员会,下辖桂花(马路口)、白果(白果树)、尖山(尖山坪)、卫星(四方坪)4个生产大队;1975年属干溪公社天桥管理区,下辖桂花(马路口)、白果(白果树)、尖山(尖山坪)、卫星(四方坪)4个生产大队;1981年属干溪公社天桥管理区,下辖白果树、马路口、尖山坪、四方坪4个生产大队。
1984年属芭蕉区天桥乡,下辖白果树、马路口、尖山坪、四方坪4个村。
1997年属黄泥塘侗族乡天桥管理区,下辖白果树、尖山坪、四方坪、马路口4个村;2001年属芭蕉侗族乡天桥办事处。
2002年将马路口村、四方坪村合并为天桥村,设立天桥村村委会,下辖马路口组、窑厂坡组、沙子坡组、老街组、花栗树组、欧家坪组、谢家湾组、四方坪组、双二洞组9个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