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即有人在此活动。
明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康熙(1662-1722),湖南省常德县周、李、龙三姓人家因逃避洪灾,迁居至此,繁衍生息。
清朝晚期属恩施县市郭里四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三区,为见天坝联保第六、七、八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恩施县第三南乡区(芭蕉),为见天坝乡第六、七、八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建乡,属见天乡,为第六、七、八保。
1950年恩施县桅杆区见天乡、芭蕉区金华乡;1952年属十三区(白果区)见天乡、杉树乡、黄泥乡、水田乡。
1958年属红星(白果)人民公社,为见天管理区,下辖红星、水田、东风3个大队;1961年属白果区,为见天公社,下辖红星、水田、东风3个大队;1968年属白果区革命委员会见天公社革命委员会,下辖红星、水田、东风3个大队;1975年属白果公社,为见天管理区,下辖红星、水田、东风3个大队;1981年属白果公社,为见天管理区,下辖见天坝、水田坝、东响坪3个大队。
?1984年属白果区,为见天坝乡,下辖见天坝、水田坝、东响坪3个村。
1997年撤区建乡,属白果乡,为见天管理区,下辖见天坝村、水田坝村、东响坪村3个村;2001年属白果乡两河口办事处,为见天坝、水田坝、东响坪3个村。
2002年撤管理区设大村,将见天坝、水田坝、东响坪村3个村合并为见天坝村,属白果乡,下辖东响坪、林家沟、水田坝、小河、脸盆坳、见天坝、白房子7个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