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漯河市 > 召陵区 > 召陵镇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历史沿革

[移动版]

西周初以召陵为都城。

战国魏建召(音zhào)陵邑,属胡国地。

春秋时,鲁僖公四年(前656)夏,齐桓公率八国诸侯,与楚国将军屈完会盟于此。

鲁定公四年(前505)三月,周王室大夫刘文公与十八国诸侯会盟于召陵谋划伐楚,后到今临颍县之皋鼬。

战国属蔡,复属楚,又属魏。

再属楚。

秦统一中国后,置召陵县,召陵为县治,属陈郡。

西汉置汝南郡,召陵从陈郡析出,属汝南郡。

西汉末属新都侯王莽。

东汉建武十二年(36)封大司空李通之子为召陵侯。

战国魏建召(音zhào)陵邑。

西晋时属颖川郡,为避司马昭讳改召(音zhào)为邵(音Shào)陵,封魏废帝为邵陵县公。

南北朝复改邵(音Shào)陵为召(音Shào)陵。

唐贞观元年(627),召陵县并入郾城县,属豫州(后改为蔡州)。

明清时分属时曲、白岗、召陵等保。

1929年属东北区。

1940至1947年分属康乐、叔重、召陵、召北、西皋等乡。

1948年属豫皖苏五专区,同年划入郾城县。

1949年属郾城县召陵区。

1951年属郾城县第五区。

1952年改属郾城县十一区。

1958年成立超美公社,设召陵管理区。

1959年改为召陵公社。

1961年设区。

1965年复为公社。

1984年更名召陵乡。

1994年撤乡设镇。

2004年撤郾城县设郾城区、召陵区2区,属召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