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新密市 > 超化镇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超化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新密超化寺

超化寺位于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寺门匾额书“超化古寺,名刹十五”,时为全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在隋朝全国寺院中,该寺名列十五。唐武则天和唐中宗时,寺内僧侣达2000余人。中宗复位后,分寺治理。后衰败。宋、元时名声又起,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甚多。明、清曾几经修葺,1920年和1930年曾遭两次大火灾。化寺是因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建,释迦牟尼在传道途中病逝于超化街,而后他的大弟子将其火化,他的真身舍利就存放于超化寺中.超化寺原分上、中、下3个寺院,上寺在超化寨,中寺在超化塔坡,下寺在超化街内,以下寺为最大。上寺现存房舍3所,为硬山式灰瓦顶;中寺房屋全毁;下寺又名规划中的超化寺“金钟寺”,坐北朝南,现

超化寺塔

超化寺塔位于超化村塔坡。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年)。为超化寺中寺舍利塔,方形十三级楼阁式砖塔,高30余米。“文革”中被拆毁,现仅存塔基。超化寺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年),共分上、中、下三寺。上寺在超化二层寨,中寺位于超化塔坡,下寺位于超化街北,以下寺最大。其中下寺,又名“金钟寺”,现有房屋14所。超化寺在武则天和唐中宗时,南到三门沟,北到石羊岗,周围达10余公里。僧侣在2000人以上。历代不少名人履履相接,题咏甚多。超化寺塔塔基南北长7米,东西宽7.1米。壁厚2.1米。砖长40厘米、宽17厘米,质地坚硬细腻,经千余年风雨侵蚀仍坚实完好。1969年11月被拆除。该塔拆除时,塔基出土文物甚多,有汉白玉舍利函1个,内装舍利盒2个(1银1瓷

超化寺下寺

超化寺,位于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洧水河南岸。始建于隋开皇元年,占地面积7140平方米,是全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有“超化古寺、名刹十五”之称。超化寺分上、中、下三座寺院,上寺在超化小寨,中寺在超化塔坡,下寺在超化街,唐代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最为鼎盛,曾有僧侣约两千余人。后渐衰,宋、明、清虽屡经修葺,但规模远不如前。民国九年(1920年)和民国十九年(1930年)又遭破坏,唯下寺保存完整,规模宏伟壮观。下寺,又名“金钟寺”,位于超化街南,规模最大,建筑面积4100多平方米,现存房屋12所40余间,沿中轴线共有四进院,依次建有山门、二门,毗卢殿、韦陀殿、方丈室,东西两侧辐线皆有配殿等建筑。寺内现存有北齐、唐、金、元、明、清碑碣20余块,记载并

密南抗日根据地旧址

密南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新密市超化镇,年代为194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3年10月,密南抗日根据地旧址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沟村梁氏家祠

王沟村梁氏家祠位于新密市超化镇,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3年10月,王沟村梁氏家祠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崔庄村白龙庙

崔庄村白龙庙位于新密市超化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3年10月,崔庄村白龙庙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莪沟北岗遗址

莪沟北岗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镇莪沟村北岗。面积约8 000平方米。1975年发现。1977-1978年河南省博物馆等进行两次发掘,发掘面积2 747平方米。清理房基6座、灰坑44个、墓葬68座。居住建筑集中在遗址的中部,窖穴主要在南部,墓地在西部和西北部。出土陶器、石器370余件。陶器有鼎、罐、钵、壶、勺等,此外还发现有黄河流域史前最早的陶塑人像:据碳十四测定并经校正,遗址年代为距今8 080~7 800年。